第二百五十八章 镇南王 (第1/2页)
寒冬腊月之际,他硬着赤裸着上身挨了三十鞭,直到打的遍体鳞伤,两次晕厥了过去!
军营中用的刑鞭可不是普通的鞭子,而是一种麻绳内绑着铁荆棘的特制刑具,一鞭子落在身上便能连皮带肉撕下一块来。
三十鞭下去,石头至少要在床上躺一个月!
这样做的好处便是,从这天后,军营中的军纪变得更加严明,士卒们见连石头这种百夫长、李牧手下的核心弟兄犯了错,依然会受到惩罚后,内心对其又多了几分敬畏和尊崇。
军营之中,要的便是赏罚分明。
若是双重标准,那么时间一久,将领便会在士卒心中失去威信。
“石头这小子虽然莽撞了些,但还是很忠心的,他主动要求在全军面前受刑,就是舍弃自己的脸面,来给你增加威信。”
姜虎看着血淋淋的受刑台,有些感慨的冲着李牧道:“经此一事,军中怕是再也无人胆敢犯那禁令之错。”
“去把二拐叔请来,给石头好好诊治一番,寒冬腊月的,可别落下什么毛病。”
李牧心中对这个兄弟颇为同情。
他们的势力日渐扩大,昔日那些穷苦出身的弟兄们,此时都带着家眷过上了好日子,唯独石头……如今却落得个孤身一人。
这世上最悲惨的事恐怕也莫过于此了。
对于石头的遭遇,李牧虽然颇为同情,但却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去改变,只能寄托希望于时间能够冲淡一切。
……
很快,清水县令的死讯在洪州府掀起了一场风波。
石头杀他的时候,还特意在现场留下了一条染血的黄巾,这是黄巾教一贯的做法,目的自然是为了引得祸水东流。
反正黄巾教已经满身罪行,完全不在乎再多背上几条人命。
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石头显然并未完全被愤怒冲昏头脑,还玩了这么一手花活……
陈家被劫杀,连带着一名县令都死于非命,此事惊动了洪州府刚上任的知府大人,这位武将派系出身的官员勃然大怒,派出了麾下许多差官亲赴凶案现场进行了调查。
而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首先是李牧等人动手时十分干净,没有留下了任何痕迹,再然后便是石头留下的黄巾,倒真是误导了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差官。
他们从内心竟然也有七八分相信此事真的是黄巾教所为。
毕竟昔日死在陆秀林手中的贪官污吏和为富不仁的财主,加在一起的数量早已超过百人。
虽然如今黄巾教的大部队都在博阳府造.反,但……谁能保证其他州府没有散落着那些偷偷信仰他们的人?
调查无果后,知府大人只能按照“反贼劫杀”的结论,在卷宗中写下了自己的认定,将此案了结。
可就在当天下午,泗水县县令便急匆匆赶到府台衙门,求见了知府大人。
“府台大人,下官有要事禀告!”
泗水县令恭敬跪地,语气却极为急促的开口道:“那清水县一案绝非黄巾贼所为,还望大人明察。”
洪州知府闻言皱了皱眉。
他已经在卷宗上签了字,可眼下这位下属却跳了出来声称此案另有内情?
“刘大人请起吧。”
自从丁知府被董大人连累倒台之后,洪州府便由这位武将派系出身的孙大人一手掌管。
他上位后,便将洪州府内几名原本死忠文官的县令整治了一遍。
而泗水县令自然也没逃过一劫。
但他的反应还算快,眼见在洪州府文官一脉倒了台,他便立刻改换门庭,向自己的新主子送礼表忠心,如今也已经成为了这位孙知府手下忠心耿耿的走狗了。
“你说此案非黄巾贼所为,那凶手究竟是谁?”
孙知府轻声开口问道。
“虽无确切证据,但十有八九是安平的李牧!”泗水县令斩钉截铁的说道。
听到这个名字,孙知府端起茶杯的动作顿时一愣。
“李牧?安平的那个猎户,当初杀了董宝丰儿子的那支猎队头子?”他声音有些诧异的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