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少年英雄,公安局长 第三十三章 股长的由来 (第1/2页)
锦安县公安局治安股(治安大队)一共有17人,加上李峰便是18人,股内设有副股长1人,下设有巡逻中队、特种行业管理中队、危险物品管理中队和内勤组。
适时,县城的联防工作还停留在概念阶段,18人里,有2人属于临时工,1名借调人员,其余15人则全部在编。
李峰话音刚落,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便站了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李副政委,听说您在双槐镇的治安联防搞得是风生水起,还把你们那儿的一个副所长都给拉下马了,但我们县局的情况可不一样,您初来乍到,可能不太了解我们治安大队的工作节奏和难度,要不,您先熟悉熟悉,再给我们布置任务?”
这这话看似客气,实则绵里藏针,明摆着告诉李峰:别把乡镇那一套搬到县局来,不好使!更是在质疑李峰的能力和经验,认为他不过是“空降兵”,根本镇不住场子。
会议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尤其是听到那句“把你的副所长拉下马”,几个年轻的治安队员就低头偷笑,还要旁边的老前辈提醒,才止住了笑意。
赵怀阔坐在李峰下首,盯着会议室墙壁上的挂钟,就好像那只挂钟上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一样。
这个问题,不管李峰怎么回答都讨不了好。
若是正面硬刚,一旦论及县局的情况,李峰初来乍到,谈话一深便很容易落入圈套之中。
若是回避,那就是当领导的被小兵唬住了,威信扫地,以后还怎么服众?更不是个事儿。
十几双眼睛都盯着李峰,这些目光里有审视,有漠然,更多的,还是好奇,好奇这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副政委的军转干部会有什么反应。
当领导,尤其是年轻的领导,很多时候注定要面对一种无形的“双标”:做得好,那是你应该有的水平,不然你人这么年轻,凭什么上去?做得不好,流言蜚语便会如潮水般涌来,一人一口唾沫,淹都能淹死你。
这么一想,有时候听他们说“压力大”,倒也不全是矫情做作了。
现在,李峰面对的就是一种情况,甚至还要更糟糕:直管的部下不服管,要当面给新来的领导一个下马威。
李峰看向说话那人,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聊家常:“你叫什么名字?”
那人愣了一下,随即挺起胸膛,声音洪亮:“治安大队一中队队长,王旭。”
治安大队下设三个中队,其中人数最多、权力也相对较大的巡逻中队便是一中队。
乍一看,王旭的表现还真像是被领导点到名字的小兵,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
李峰点点头,依旧不疾不徐:“王队长,你说得对,我确实需要熟悉情况。”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陡然一沉:“不过,我认为,熟不熟悉情况和有没有能力胜任,这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大家都是信奉唯物主义的,可不能犯这种形而上的错误。”
“我们组织对干部的任用是有一套专门的制度的,每一个干部的提拔、任用,都是组织上综合考虑和科学研判后的结果,这一点,不仅针对我,也包括在座的各位。”
“不管镇派出所还是县局,都是党的组织,派出所民警亦或是治安大队队员,都是党的干部,既然组织上安排我做这个治安股股长,那就说明组织是信任我的,信任我有能力把治安股的队伍带好。”
“至于工作节奏和难度——”
李峰笑了笑,说:“这两个词,主观性很大,在熟悉情况之前,我不妄下定论。”
王旭眉头一皱,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耐:“请李副政委不要转移话题,治安股的事情很多,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
李峰话锋一转,语气凌厉如刀:“那便就事论事吧,但我倒是想问一句,治安大队最近的工作成绩如何?上个月的治安案件破案率是多少?群众投诉有多少?谁能给我一个准确的数字?”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躲闪着,不敢与李峰对视。
王旭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