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道德经》解(终稿) (第1/2页)
这些原子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体。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基本物质(元素通过不同的自然规律(道))支配而完成。所以最原始的那些物质(名)是孕育世间万事万物的母体。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在道家思想中,有和无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概念——即相互对立的同时有相互依赖存在。
我们清空物质(名)来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妙之又妙的自然规律(道);然后我们观察由道(自然规律)支配的物质后,万事万物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道(自然规律)和名(物质)同时起源并造就了这个缤纷的世界。他们是构成大千世界的两种不同的要素,都可以称为圣洁的原力。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自然规律)和名(物质)这两种圣洁的原力是我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入口”,
只有掌握了道(自然规律)和名(物质),我们才能认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由此可见,老子《道德经》思想是华夏民族史经得起考证的、最早、最系统的,最简明的唯物辩证思想。
现在学习《道德经》,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思想让华夏摆脱了唯心主义宗教观的束缚,为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治国理政而构建了各种政治模式、
行为规范、发展出辉煌的文化、思维。起精华就包括全面推行郡县制;
建立标准化机制;摈弃神学、探索科学;合纵连横的博弈思维和兵家思维等等。先秦诸子百家是华夏文明的精华,历数千年之洗礼而 不减其泽。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当今中国,文化复兴浪潮已经形成,先秦诸子思想必将在新时代继往开来,各位股东,你们投资美仑科技公司,除了个人挣钱,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推动者。
我相信,你们学习了《道德经》,一定会成为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体系的购建者,为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讲完了,刘君子如释重负。正想快一点走下讲台去,偏偏听众不放过他,前面的一位女士站起来提问:“刘老师,请问:人为什么怕蛇呢?”
刘君子笑了笑说道:“这位女士的问题与《道德经》不搭界,但是,既然问了,我就八卦似的解释一下:
“据说,大冰川时代,所有的生命都灭绝了。世界上只剩下两种动物:一个是蛇,一个是老鼠;蛇是老鼠的天敌。
“老鼠要做的事有两件:一是自己找食物,二是防止被蛇吃掉。蛇只做一件事,解释如何抓住老鼠。所以,老鼠很怕蛇。
“老鼠怕蛇,情有可原。那么,为什么人也怕蛇呢?因为有人研究,说人类是老鼠进化来的,所以,人类继承了老鼠的基因,也怕蛇。”
说道这里,一个男股东立刻反驳:“不对!人是猴子变的。”他这一声,引得人们哄堂大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