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认清现实 (第2/2页)
看到这些被捂的热乎乎的票子,刘君子似乎是看到了父母亲对自己的那一颗疼爱之心,不由得马上热泪盈眶,说道:
“爸妈,儿子让你们受苦了,今年我一旦被哪一所大学录用了,我就去好好的学习几年,然后在省城找工作、买房子,接你们去城市里安度晚年。”
母亲听了,马上说道:“傻孩子,说这些干什么?我和你爸就是想让你读书成器,将来离开这农村,自己去城市找一份工作,自己把日子过好就行了!”
父亲马上接着说:“就是那样,我们也不能不管孩子,你不是盼着抱孙子嘛!孩子工作忙,咱们不得搭把手嘛!”一听抱孙子这话,母亲才乐的合不上嘴了。
这一次回家,让刘君子的思想观念彻底地改变了:人要现实一点。不能好高骛远。尤其是自己这样的独生子女,现在必须快快读完书、快快找工作、快快挣钱,快快娶媳妇买房子。
这样,才能尽儿子的责任。当然,过去,他也向往过诗和远方。但是,诗和远方,都是那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狗屁专家学者们吃饱了撑的胡诌出来的玩意儿。
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如果你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哪里来的诗和远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是多子女时代人们的梦想。
现在,他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去读万里书,行万里路。只能抛弃父母亲,自己去潇洒,那不是违背了人伦,被人们骂作不孝了吗?
圣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自己的方,就是在省城、在养殖场。别人可以天马行空瞎折腾,他刘君子没有那个资格,为了报父母亲的养育之恩,他必须认清现实。
在家里呆了两天,正想回省城,白雪打电话来,告诉他:“清华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要根据考试情况进行选择志愿指导,你的分数也入线了,过来听一听吧!”
刘君子想,过去我在是不是接受这一次高考结果的事情上犹豫不决,心里没有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做?现在,既然决定了快快上大学,那就去听一听老师怎么说吧!
其实,班主任老师讲的道理更实在,尤其是看到刘君子提前一年高考还考了616分,称这是清华补习班的奇迹,是对清华补习班教学质量的肯定和证明。
当然,刘君子为此也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克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表示对刘君子的表奖,补习班董事会决定拿出一万元奖励刘君子,听到这里,同学们纷纷热烈鼓掌。
老师接着讲:“同学们上大学,各自目标是不一样的。但是,归结起来,无非是两个:一个是天才,抱着为人类、为社会做贡献的目标,争取读清华、上北大,有机会再出国深造,
“回来成为行业翘楚、社会精英。我们不排除这种目标的伟大。但是,根据我们补习班的情况,你们更适合第二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