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走上考场 (第1/2页)
当地的中考,学生们有两个目标可供选择:第一,学习成绩好的,可以选择县重点高中,将来有希望考大学;
第二,学习成绩一般的,可以选择考中专、技校。大嫚的考试目标本来是中专,她知道自己智商一般,平时考试都是靠同座刘君子帮忙才可以过关。
可是,尽管有自知之明,面对重点中学的诱惑,谁不想谋取将来更多的学习机会呢?于是,他就想参加高价补习班,听说,补习班老师是市里来的,水平高得很。
只是,家里父母亲的想法与大嫚大相径庭: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智商一般,混个中专毕业证也就可以了。所以,尽管她想报名高价补习班,父母亲并不赞成。
现在,看到母亲把补习班的费用给了自己,正打电话要报名,电话铃声却先响了,一听,是刘君子的,就问他有什么事情?
刘君子告诉她:“有人参加了那个补习班,说是老师讲的根本就听不懂,你对这件事再考虑考虑。千万不要花冤枉钱。”大嫚说知道了,随后放下电话,一如既往打了报名电话。
自此,每到放学之后,大嫚就跟着报了名的同学们去补习班听课,发现这位老师讲课并没有那么难,讲了一天课,老师就把过去的中考试题发给大家,说:“这是考试的典型题。
只要你们能够把这些题做出来,考试过关就问题不大了。”大嫚一看,这些题好像是书本上的例题。既然老师说这些题很重要,那么如果给刘君子一套,他一定不费力就能做出来了。
第二天,她把这些题交给刘君子看,刘君子一看,这些题确实是很典型,但是,这种题都是给那些理解力强的同学准备的,像大嫚这种水平的人,就算是做了,也未见其考试能过关。
就把她做过的题稍微变了变样子让她做,果然她就做不出来了。大嫚就说:“你出的题太难了!”刘君子就让它与老师给的典型题对照看。
果然,刘君子只是把典型题的数字改了改,题意基本上没有变化。大嫚一看,是自己的理解力太差了!不由得后悔,就退出了补习班。老师就退了她的一千元费用。
中考来了!刘君子觉得今年中考很不正规。往常,他们中考应该去县城参加考试。可是今年,上级借故经费紧张,就把考场设在考生原来的学校里,上面只负责监考。
果然,这就为一些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尤其是丁大嫚这种考试长期靠刘君子“帮助”的差生,这一次绝对不会放过这种绝好的机会。
两个人考试相互帮助,已经有了某种默契。除了传纸条、让对方看答完的试卷这种初级做法,两个人还有创新。譬如,利用敲打桌子传达信息就是两个人的绝招。
对于试卷上那些选择题,他们常常用敲打桌子的办法传递答案:敲打一下是“A”,敲打两下是“B”,这样试验多次,屡试不爽。
有时候,老师监考严格。实在是逼急眼了,大嫚还允许刘君子把脚踩在自己的鞋子上,踩一下是“A”,踩两下是“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