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回 一顿饱食之后,又继续赶路 (第1/2页)
三人各自报上姓名,那人也报了姓名:
“在下谢再洪,三合会首领!”
“原来是谢大侠!”
“你与龚春台怎么称呼?”谢再洪问道。
“那是家父!”
谢再洪的眼睛慢慢地在龚剑雷身上跳动,很久很久,激动地说:“想不到长这么高了!侄儿,你是我的侄儿!”
龚剑雷听得模糊了,忙说道:“谢大侠,您怎么啦,我怎么是你的侄儿?”
“是的,你父亲原名谢再英,与我是堂兄弟!”
龚剑雷恍若从梦中惊醒,这件事他从未听父亲说起过,他忙屈膝行礼道:“侄儿龚剑雷拜见叔父!”
“不必多礼,你们来此何事?”
龚剑雷站起身说道:“那是江南第一剑的女儿!”
“嗯,知道啦,你们是不是来打听一剑兄的!”
“我们不找江南第一剑,找陈右衡!”
“陈右衡,你们知道得这么快!”
“怎么啦!”
“这是他这次行动失败后的化名,武林中还没有人知道陈右衡就是一剑兄呢?”
“那他来过此处了!”
“来过,的确来过!”
“现在还在吗?”马翠萍激动地问道。
“三天前离开洪江!”
“去哪儿?”
“去安源!”
龚剑雷一听,转向马翠萍道:“师姐,师伯单人去安源恐怕不妙!”
“为什么?”
“官府在湘西中一带搜索一定很严!”
“他不是改了名字了吗?”
“没有用,面孔是改不了的!我们快追!”说罢转身欲走。
“这么急?”谢再洪道。
“叔父,对不起,侄儿告辞,马师伯在江南行动中不可能没有他,反清灭洋不可能没有他,我们唯有找到他尽快地组织起队伍,再次行动!”
说完,三人头也没回地走了。
再说马福益与白云博来到湘西,只觉群峰浩渺,挺拔连绵,群鸟在林中穿梭,在冬日发出饥寒的嘶鸣,他隐约听到官府的人马从后面跟踪过来,他改名陈右衡。
“茫茫寰宇,不知何处可以栖身!”
“师父,这里的山峰多险峻呀,我们可随处暂避一时哩!”
陈右衡没做声,他偶然想什么似的,湘西至少有两个地方可去,而且是非去不可的。
他首先来到湘川黔三省边界的黄茅岭,见过铁布衫传人伍头陀,虽然伍头陀对这次江南行动不参与,也很少帮助过,他却是不持反对意见的,他始终保持中和态度,他门下弟子都以反清复明为宗旨。
他依江湖礼仪见过伍头陀,并言及这次起义的经过,至于为什么失败了,他至今未弄清是什么原因。
伍头陀听了叹息一声,他觉得革命行动失败在所难免,并鼓励陈右衡道:“只要斗志不衰,重新振作,再次行动,未必为晚。”
陈右衡频频点首,问道:“伍老前辈,今义军一败,欲重新振作,需驻扎基地,晚辈看湘西山高林密,正合于义军活动与隐蔽。”
“那你觉得何处最好哩?”伍头陀问道。
“前辈此处如何?”
“恐怕不妥!”伍头陀沉思道,“我们都是反清组织,我门下弟子数百在湘西声势较大,早就引起官府注意,若等义军营集于此,将犹如高山鸣炮,远近皆闻。”
陈右衡点点头道:“前辈说得有理!”
陈右衡与白云博告别伍头陀下得山来去洪江。
洪江是他熟悉的地方,他首先来到谢老前辈墓前,默默地三鞠躬后正欲从墓旁绕过去,从树丛中走出一人笑呵呵地说道:“今天是什么风把一剑兄吹到这儿来了,湘西可是块鸟不下蛋的地方呀!”
“谢大侠别这么说了,古人说的‘大难莫寻亲’,在下只好来寻朋友了!”
来人正是谢再洪。
谢再洪一听对方口气不对,偶然想起马福益乃江南行动的副总指挥,为何只带一个乖徒来洪江,忙问道:“一剑兄近况可好?”
马福益将行动经过告知谢再洪,谢再洪立邀马福益回林中。
密林深处,一幢青灰色的屋宇,门前匾额上写着“三合会聚义厅”六个字,谢再洪与马福益进到里面,厅堂之上挂着祖师爷牌位,马福益面对祖师牌位深鞠一躬,然后落座开言道:
“谢大侠,在下此来,有一事相请!”
“一剑兄,我们是一条路上的朋友,你的事就是我的事!”
“够朋友,真痛快!”接着马福益将欲在洪江建立根据地,图谋再次行动之事说了。
谢再洪听后满心欢喜地说:“行,就以我们三合会这块地盘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