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回 “二位仁兄请了!” (第1/2页)
“江南第一剑,这名字多威风,我罗不泽怎么没碰到过他呀!”
“碰到了又怎么样,罗股长,不可小看那厮哟!”
“潘总,何必长他人志气,我罗不泽的枪法未必就不能赢过他手中剑!”
潘天玖似乎无话可说,沉默无语。
片刻的宁静,长沙城在喧闹声中睡去,急迫的湘江激浪如沉睡的巨人发出的鼾声。
原来,罗不泽在巡抚衙内的地位很高,看上去只是个百十来个人的军警股长,其实陆元锭很器重他,值得他骄傲的不仅仅是被称为“湘楚神枪”和“江南第一枪”的称号,而有一身武功为世人所不知,与之潘天玖相比,丝毫也不在潘天玖之下,可潘天玖从来就不知道罗不泽也会武功。而陆元锭知道罗不泽会武功。
在巡抚衙内潘天玖的地位似乎比罗不泽高,其实在陆元锭眼里二人是他的左右臂膀,罗不泽隐而不露,潘天玖恃武逞强,似乎除了陆元锭外,无人能与之匹敌。
这样,便常常引得罗不泽不满。
当下罗不泽见潘天玖沉默不语,颇为得意地说道:“莫说他只不过是江南第一剑,就是神州第一剑又怎么样!”
潘天玖很不服气,一时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他对罗不泽如此自高自大深感不满,嘴虽不说,心里却在暗暗地怒骂道:“你罗不泽不就是射得一手好枪法么,除此之外,还有何值得骄傲的。”
潘天玖一边暗骂,一边思量着罗不泽今夜为何在他面前如此狂妄,丝毫也不逊色,他当时曾产生过把罗不泽甩在后面的念头,怎么没甩掉,在他向每个屋顶飞越的同时,罗不泽几乎是与他同时起步与降落的,只要他潘天玖稍不在意,还会落在罗不泽的后面哩。
想到这里,潘天玖若有所思。
罗不泽暗自得意地望着潘天玖。
陆元锭也一言不发。
潘天玖顿时心扉晃动,平时罗不泽在他面前从未象今夜这样卖弄过自己,莫非是由于刚才在追捕贼人时是他用枪打伤了贼人而故意在大人面前冷落自己吗。
潘天玖的目光慢慢地转过去望着罗不泽。
两人的目光一碰,谁也没有将视线转移,连眨都没眨动一下,二人以目光比度内力,毫不相让,大凡内力深到一定程度的人,目光如电会射出冷冷的光逼视对方时,普通之人在片刻之间便受不了,而转向一边。
两人势均力敌,冷嗖嗖的光圈在二人之间来穿梭,这是江湖上最高的比试内力的手段,也最容易伤害眼睛,若双方一强一弱,弱者被对方击败时,不及时用内力疗制,轻者内力尽失,重者可致双目失明。
两人端坐不动,屋内的烛光不时地发出吱吱之声。
少顷,陆元锭咳了一声,随即捏紧拳头在桌上发出重生一击,冷冷地吐出几个字:
“事不迟疑!”
二人身心同时受到震动。
二人精力集中,目光同时向着陆元锭望过去,这一较量,二人谁也看不出对方到底功力如何。
“二位觉得该先向天地会下手的好呢,还是向华兴会下手的好呢?”
潘天玖与罗不泽又转入沉思之中。
“大人,”潘天玖猛地抬起头来,似乎满有把握地说道,“据在下看来,天地会之军队分散在四面八方,开进长沙,我等驻所在省城之军队只宜防守,不宜出击,况且,天地会之成员多是山野游民,惯于野战。若大人在长沙城内布下天罗地网,让各路军队,自行闯进再各个击破!”
陆元锭含笑点头,“天玖弟意思是应该先向华兴会下手了!”
“对!”潘天玖接又说:“山野游民来到长沙城内的大街小巷如八卦阵图,既条条相通,不知进退,更难知晓何处生门,何处死门,我等只须把守几个关口,来兵纵有飞天之术也难闯出生路。”
陆元锭听得频频点头,他觉得潘天玖之方法实为上策,也是自古以来各朝各代中军事家的用兵之道,对付远来之敌,宜静不宜动,宜守不宜攻,等来敌疲于困顿时,以自身养蓄之锐气如火山爆发般地向来敌发起猛烈攻击,胜利在握。
“不泽弟还有何高见吗?”
罗不泽睁动几下困顿的眼皮,缓缓地说道:
“刚才潘总兄说得很详细了,也很有道理,只是用兵之道须因地制宜。”
“就我们长沙城来看,又何所谓因地制宜呢?”陆元锭不解地问道。
“大人,长沙城四面开通易攻难守,况且天地会各路队伍,从四方八野如潮水般向长沙城漫来,况且长沙城内还有他们的内应,敌人只须冲破一个关口,内外接应,长沙城便朝不保夕,此等片刻间能见分晓之战应慎重考虑!这不是你我几个人的生命之小事,至少是关系到一省及至全国的声势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