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盖章经济学 (第1/2页)
离开办公室,进入后院的低温车间,陈响看到调温系统、成型机、输送线。
输送线是分段式。
没有灭菌环节,没有什么自动封装,纯人工操作。
总共六个工人,不戴口罩、不戴手套,食物全程暴露在工人的呼吸中。
“现在是雨季,常常下雨,生意没有那么好,等到明年五月旱季,生意会比现在好两倍。”
雨季一样热,气温多数在25度之上,有时也会升到31度。
也就是说当地一年两季都可以卖棒冰。
“利润也会是现在的两倍,”站在成型机前,张兰兰极力为陈响介绍,“平时多发展下线,生意不会差。”
‘下线’指的是流动小贩,他们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每天来进货,走乡串巷,流动售卖。
“张姐,你和大哥商量一下,”该知道的都知道了,陈响直奔主题,“确定租金。”
“我可以做主...”张兰兰转头看向陈响,立起三根手指,“每年3万RMB,场地、设备,还有现在的下线都给你。”
“张姐,”陈响语气冷静,眼神清澈,“你还有最后一次报价机会。”
做生意,会一些察言观色本领,张兰兰从开始就知道不能小看陈响,所以报了一个偏高,却并不离谱的价格。
受够了赚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看着陈响的眼睛,张兰兰郑重重新报价。
“2.5万RMB每年,三月一付,合同签三年,三年内我们无权赶你走,你如果经营失败,随时可以把厂子还给我们。”
陈响微笑,张兰兰的决定很明智,租出去正确选择。
类似情况,穿越前陈响遇到很多,比如一家即将上市的纺织厂。
证监的人不知道,巨大的厂区里面,名面上的老板却不生产任何一匹布。
全部分租出去,由无数个小老板自行生产、自行销售。
如此,名面上的老板是不是少赚很多钱?
答案是。
但他得到了‘省心’,得到了‘去风险’,只需要一间办公室,雇几个人,收一下租金。
协调一下各个小老板之间的水电气排污指标,统一处理税务即可。
又因为了解生产情况、了解纺织品价格,大老板收的租金,总能卡得刚刚好,让小老板们舍不得放手,干活又天天骂娘。
直白一些解释,数据是公开信息,你赚你的钱,我赚我的钱。
陈响现在情况也是一样。
张兰兰拥有场地和设备,拿走大半利润。
陈响接下生产、销售、风险,以及其它隐形成本,假如他没有办法改良产品、没办法卖更多,只能赚一点辛苦钱。
有改良产品办法,陈响只思考一秒,前世职业习惯,向前伸出右手。
张兰兰伸手与陈响握在一起。
达成口头协议只是第一步,下午陈响与张兰兰夫妻一起到衙门注销现有营业执照。
之所以注销,为的是‘安心’。
如果陈响在经营过程中,发生什么重大安全事故,他们赚那一点租金,还不够赔偿。
注销营业执照过程中,工作人员在计算器上按下1000000数字。
夫妻两人习以为常,熟练将一个装钱信封,盖在一叠文件下面,通过柜台推给办事员。
陈响把送钱行为看在眼里,这就是所谓的‘隐形成本’。
看似黑暗行为,却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盖章经济学’。
顺利注销执照,陈响核实夫妻两人对土地、房子,是否拥有清晰产权。
核实土地需要到两个地方,一个是土地局,一个是当地村子。
陈美丽前面提醒过,有时会出现土地管理局登记与村民诉求不同情况。
花一些精力,确定土地权属没问题,确定不会被村民找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