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祥子开业(上) (第1/2页)
《论语》中有句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也就是说,你要想干好一件事,那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行。
耿耀阳打算晚上去火车站骑三轮车拉脚赚钱,首先必须要有辆熟悉且好用的人力三轮车。
不过他现在可谓是穷的叮当响,能有辆大金鹿作为交通工具就已经不错了,哪有钱再买得起一辆三轮车。
好在尽管他自个儿没有,但他知道哪里有三轮车,而且是好用好骑的三轮车。
第二天上午,耿耀阳来到北马道街道居委会,找到了负责人陈玲主任,满脸对笑道:“陈阿姨,我来求您帮个忙。”
陈玲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笑了笑道:“阳阳,你要我帮忙说一声就是,还说什么求不求的?别弄得这么客气。”
耿耀阳笑嘻嘻道:“高考考完了,我想趁着有闲工夫搞个勤工俭学赚点钱。”
“哦,你想找活干呀?”陈玲恍然大悟道:“你才这么大就知道赚钱养活自己,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她想了想道:“正好街道印刷厂缺人,要不你就去那里干上两天。要是觉得行的话,就在那儿干着。至于报酬吗肯定亏待不了你的。”
“果然又是印刷厂!”耿耀阳心里暗道:“印刷厂的临时工,一个月最多百十块钱,干上俩月还赚不到三百块。让我去那儿白天黑夜卖苦力,还不如隔三岔五出去卖卖冷饮赚得多呢。”
他笑了笑道:“陈阿姨,我不想去厂子干。我想借你们居委会的三轮车用用,晚上到火车站拉脚赚上点钱。”
“啊!?”陈玲听得瞠目结舌,半晌儿才道:“阳阳,火车站那地方乱得很。尤其到了晚上,坏人很多的。你这么点的孩子去那儿拉脚,万一碰上坏人可怎么办?”
“我不怕!”耿耀阳挺起胸膛道:“我是十三中毕业的,最不怕的就是打架。要是有人敢欺负我,我就跟他豁出去打上一架。”
遇姵娴在世时,跟陈玲非常合得来,在处理街道邻里那些鸡毛蒜皮的头痛事上帮过她不少忙。再加上耿耀阳又是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可怜人儿,所以不管是于公还是于私,陈玲都对这孩子特别关心。
她又劝了几句,见耿耀阳主意已定异常坚持,最终只得答应道:“那好吧!你要是真想去拉脚,三轮车骑了去用就是。”
耿耀阳心头大喜,赶忙说了声谢谢,接着又道:“陈阿姨,我只在晚上用三轮车。吃过晚饭我来骑,早晨给你们送回来。”
“行啊!”陈玲道:“车子一般就在院里放着。我让老李给你把钥匙,用的时候过来骑就行了。”
耿耀阳又跟她商量道:“陈阿姨,三轮车是公家的,我个人借过来不能白用。每天给你们两块钱算是租金,您看行吗?”
“这孩子想得还挺周到!”陈玲不禁笑道:“我们这么大的居委会还少你那两块钱吗?你尽管骑了去用就是。只要别弄坏了,别丢了就行。”
“哎!谢谢了!”耿耀阳心里狂喜,连声致谢道:“谢谢陈阿姨!您真是个好人!”
有道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如今耿耀阳口袋里穷得叮当响,自然不会浪费一分一毫的时间。当天傍晚,他就去居委会把三轮车骑回了家。
为了防止有人打三轮车的主意,他特意把车子停在了小院里。在他看来,至少放在院子里要比停在北马道街边相对安全一些。
虽然耿耀阳跟人家陈玲当面吹嘘自己一点也不怕坏人,但其实还是有所担心的。毕竟九十年代初的大街小巷可没有什么监控摄像头,社会治安状况也是远远比不上后世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