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中原王朝的痛,河套自古是汉家! (第1/2页)
“几位叔父以为朝廷对平安州会作何处置?”
贾琰冷不丁的问道。
“贤侄何意?”
牛继宗三人微微一怔,有些没反应过来。
“开国之初,太祖设立四大边州及节度使,本意是借助四大郡王府之力,维护边疆安宁。”
“现如今,蒙古既平,平安州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一如南安州,更易为福州府,为福建巡抚行在,在此设立了福建市舶司,同琉球、倭国、荷兰人通商。”
“平安州之地本为河套地一部分,有大青山为北边屏障,又称前套、东套、敕勒川、土默川。”
“秦朝统一后,在这里设立了云中郡,为西汉沿用,归化城有百姓不下数十万,开垦农田、放牧牛羊。”
“单从这一点来说,平安州改府设县,治理地方,并无多大难处。”
“察哈尔部原来栖息在狼山以东,乌拉山以西,阴山西南麓,这里是西套的一部分,又被称为后套。”
“秦始皇三十三年,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置九原郡,涵盖了现在的后套,西套(宁夏平原),西汉在这里设立了五原郡,更在前套、后套中央,即乌拉山以南设立了朔方郡。”
“河套古称河南地,过去常说,黄河百害,唯富一套,这一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唯独降水量稀少,早在秦、汉时期,我汉家先民就已经在这里开凿沟渠,引黄河河水灌溉。”
“既然平安州可以改府设县,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后套重新开挖水利设施,垦荒种地,筑城而居。”
‘???’
一时间,牛继宗、侯孝康、柳芳三人都被这一提议震惊了。
复垦后套,这可是上千年来,中原王朝都没有考虑过的事情,除了秦、汉。
“三位叔父对塞北地形应该比我更了解。”
说话间,贾琰把一顶高帽子戴到了三人头顶。
“贤侄是想要永绝河套地为蒙古人所占的可能性,从而让宁夏、山西、大同三镇再无威胁?”
牛继宗不愧是开国一脉第三代中的佼佼者,立马明白了贾琰的打算。
‘唰!!!’
侯孝康、柳芳眼中齐齐一亮。
事实上,大乾设立的九边重镇与明朝的九边体系有很大的区别,后者最开始是为了防备来自草原的敌人,即蒙古各部,后来才逐渐衍生为一条完整的北方防线。
而大乾就不一样了,九边重镇的设立都是有针对性的敌人,甘肃镇面对的是来自西方的准噶尔汗国,固原镇做为甘肃镇的补充,同样兼具了监视西宁州及青海和硕特部的重任。
宁夏镇面对的是来自漠南的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榆林镇做为宁夏镇的补充,与山西镇、大同镇共同构成了监视平安州的体系。
宣府镇主要应对的是漠东蒙古各部,即科尔沁部、巴林部。
蓟镇、辽镇都是为了应对来自后金的威胁,女真鞑子的压力无法言喻,甚至需要京军随时随地支援两镇。
现如今,来自草原的威胁几乎不复存在,漠北三部、巴林部、科尔沁部臣服,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扎鲁特部灰飞烟灭,只剩下数万族人流离在外,还有三十万蒙古人被他们俘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