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烽火动神京,雍平帝的怀疑! (第2/2页)
“是,父亲。”
贾琰感受到了这位便宜爹的深切关心,舔犊之情溢于言表,心中深有触动,并未多说什么,领着十二亲卫,策马返回神京,准备迎接宫中的旨意。
..................
此时此刻,乾清宫,养心殿中。
“混账!”
“三十万蒙古骑兵南下进攻大同。”
“平安州节度使在做些什么?延边将领都是吃干饭的吗?为何直到现在才有消息传来?”
“难道要等蒙古鞑子杀进神京,占了紫禁城,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心急如焚。”
站在龙椅宝座前,雍平帝难掩胸中的怒火,一双眼眸好似要吃人一般。
登基六载,形同傀儡,事事无一不要问过大明宫的意见,他这个皇帝做得也许是古往今来最为憋屈,偏偏九边出了问题,一口前所未有的大黑锅凭空而降,稍有不慎,昏君骂名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
锦衣军都指挥使低着头禀报道:“归化城于半月前被攻破,平安州节度使及以下官员皆阵亡。”
轰隆!
犹如晴天霹雳般的噩耗打在了雍平帝心头。
国朝建立的四大边州,无一不是为了维护边疆的稳定,西宁州看顾和硕特部,昆仑州监控茜香国,南安州防御来自海上的威胁,平安州最为紧要,直面喀尔喀蒙古各部。
平安州的陷落无疑昭示着大乾对于草原的主动权完全丧失,从今以后,攻守易型。
而且,迫在眉睫的危机还没有得到处理,大同是山西的门户,大同如若有失,蒙古骑兵长驱直入,山西镇乃至整个山西岌岌可危,国朝用了三十年构建的九边体系彻底完了。
“陛下。”
“必须尽快调动援军前往大同。”
坐在轮椅上的邬思道提醒了句。
“呼!”
雍平帝这才将愤怒吞回肚子里,陷入了沉思中。
“陛下。”
“戴大监来了。”
苏培盛匆匆入殿,轻声禀报道。
顿时,雍平帝眼神一凝,目光望向了大殿门口,一道身影映入眼帘,邬思道已经悄无声息的退回了角落处。
“老奴参见陛下!”
大明宫掌宫太监戴权快步入殿,恭敬的行了一礼。
“哼!”
雍平帝冷哼一声,讥讽道:“戴大监不在大明宫陪着父皇,怎么有空来朕这里了。”
“陛下。”
戴权双手托着一封奏章,面色如常道:“太上皇有旨,北疆危急,贾家拳拳报国之心,皆在奏折之中,请陛下审阅之后,再行定夺。”
“嗯?”
眉头微皱,雍平帝扬了扬手,苏培盛赶忙上前接过奏章。
随即,戴权没有多说什么,再度行了一礼,径直退出了养心殿。
‘沙沙!’
雍平帝拿起奏章,打开一看,眼中寒芒掠起,这份奏章的署名不是别人,正是贾家主事人贾敬。
等他看过之后,面色舒缓了许多,反而心中惊疑不已,将圣旨递回给了苏培盛,开口道:“朕这个皇帝在天下人眼中确实没什么分量,否则,贾家人就不会先把奏折递给大明宫。”
“邬先生且看看,贾家要做些什么。”
“是。”
邬思道打开了从苏培盛那里接过的奏章,细细查看起来,上面的内容只有一个,贾家愿自筹粮饷,招纳士卒前往大同驰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