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指导性计划经济 (第1/2页)
长安城(河内)镇武观的钟声敲响了。
咚——咚——咚——
1952年到来了,过去的一年复兴军开启了工业化,实现了枪炮自产,开始实行四年的义务教育,发行了纸币,最后占领了澜沧,把领土拓展到39万平方公里。
"长官,各位同僚,1951年我们的财政收入了达到3亿4250万美元。"财政部部长陈德明向大家说道。
"真的吗?"行政部的部长夏威惊讶的问道,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看向陈德明,因为这个数据对他们来说太大了,当年控制中原绝大部分地区的金陵的财政收入也只有9000万美元,而现在兔子的财政收入也只有11亿美元。
而复兴军现在控制的领土面积还没有八桂和岭南大,结果财政收入已经超过金陵,达到了兔子现在的四分之一左右,这怎么不能让大家兴奋。
"真的,不过我们目前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鹰酱的军需订单,如果去掉鹰酱的订单,安南的财政收入会锐减!毕竟安南原来是个农业社会,财政收入不会太多。"陈德明向大家解释道,财政收入为什么会这么高。
"没关系,发展需要一步一步来,不可能一步登天!"
"财政收入方面有具体收入数据吗?"
李崇文想知道哪些方面带来的利润最多,便于执行后面的五年计划。
"有,我们安南本土的财政收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鹰酱军需订单部分分为纺织品,食品和原材料。"
"纺织品主要是棉布,毛毯,大衣等,收入达到2.3亿美元。食品是以午餐肉罐头和水果罐头为主,收入达到8000万美元。在原材料方面,咖啡出口额度达到2100万美元,橡胶960万美元,蔗糖最少只有250万美元。"
李崇文看完陈德明提交的报告就放心了,半岛那边还有两年的时间,这期间收获的资金,再加上从白象国获得的13亿美元,足够李崇文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了。
李崇文准备在安南和澜沧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经济模式。李崇文最开始是准备模仿毛熊的计划经济模式快速提升安南的工业,但是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被紧急叫停了。
计划经济远比李崇文想象的要复杂,计划经济需要政府拥有强大的管理能力,但是安南的管理能力没有达到毛熊这种程度。
管理能力还可以短时间得到加强,可是计算问题就是无解的。安南实行计划经济的最大困难是计算,很多矩阵因为维数太大不可解,从而导致了经济部门的计算人员只能靠近似方法计算。
然而即便是使用近似方法,经济部门估计也需要数百名名数学工程师计算才能勉强维持计划的运行。
这对现在的安南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只能放弃,毛熊的计划经济不是什么国家都能实行的。
"我们将正式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经济模式!"
"德明,你给大家说说我们未来的安排!"
李崇文宣布后,让陈德明给大家好好讲讲未来他们要做的事,只有统一好大家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好的,长官!"
"指导性计划经济模式是指,在于市场机制与国家计划的有机结合,既保留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又通过国家计划引导资源配置和战略方向。"
"这也是高卢鸡在二战后实行的经济模式!"
"说直接点,太复杂了!"
"你就说我们以后的工厂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李文辉问道,他一大把年纪了,听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话,他只想知道,工厂可不可以是私人的,这一年来,大家都知道开工厂是一本万利的事。
不过在李崇文还没有表明态度前,他们不敢有任何动作,特别是复兴军打下澜沧后,李崇文的威望就更高了。
现在李崇文让陈德明把这件事说开了,大家都紧张的看向陈德明。
"我们的所有制是私有制为主导的!"
陈德明看到有些人还没懂就直接说了,
"是私人的!"
"真的?"大家都兴奋的看向李崇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