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西征澜沧(一)准备 (第1/2页)
随着澜沧的雨季到来,湄公河及其支流水位暴涨,山区道路泥泞难行,交通逐渐瘫痪。军队的步枪,火炮,弹药等后勤物资都难以运输到前线,导致高卢鸡军队被迫撤退。
高卢鸡军队在撤退时,因暴雨引发山体滑坡,导致唯一的补给线也被切断了,同时军队的大量物资被洪水冲毁。
平常依赖的空中补给因云层过厚和山区气流紊乱的影响导致无法有效进行空投,后撤的部队连最基本的弹药和粮食都没办法进行补给。
同时,澜沧湿热的环境引发疟疾、痢疾等传染病,高卢鸡军队的士兵患病率激增,第2机动兵团因疟疾减员达30%,只能原地固守,等待援军的到来。
在高卢鸡军队大规模后撤时,南同盟和和巴特寮(澜沧的爱国阵线)利用雨季和地形的掩护对高卢鸡的军队开展游击战,南同盟的部队借着雨季密林的隐蔽性进行急行军,突袭了高卢鸡在澜沧的各个据点,迫使高卢鸡放弃了靠近山区的据点。
南同盟在雨季发动的频繁袭扰,迫使高卢鸡的军队陷入了被动防御,南同盟对高卢鸡控制的琅勃拉邦-万象公路进行袭扰,导致法军运输车队损失率达40%。
高卢鸡的殖民政府正式决定从澜沧进行撤退,把仅有的主力南下,保住湄公河平原,同时把澜沧交给安南管辖。
10月末, 高卢鸡的军队选择在雨季结束前撤退,这样他们就可以借助澜沧的恶劣天气掩盖行军踪迹,减少南同盟对他们的追击造成的伤亡。
长安(河内)的百草公园一号(前总督府)的会议室内,李崇文和高卢鸡殖民政府特使,在鹰酱的公使史密斯的见证下,正式签订了关于澜沧的条约。
条约规定,高卢鸡殖民政府将澜沧的管理权正式交给安南,由安南代替殖民政府管辖澜沧的一切。
复兴军获得了控制澜沧的法理,接下来只要解决澜沧的反抗势力就可以了。
"李,恭喜你获得了澜沧!"
"复兴军的领土已经扩充到39.5万平方公里,这个数目不小啊!已经超过樱花,约翰牛和汉斯猫的面积了!"
"不过我这里有一个坏消息,巴黎方面为了保住湄公河平原决定增派兵力,不用一个月就会到达西贡,到时候高卢鸡在南方的总兵力将达到 33.3万人,其中包含 12.3万欧非籍士兵(高卢鸡本土及殖民地士兵),其余的都是南方本地的士兵 。"
史密斯在条约正式签订后,对李崇文提醒道,并给了李崇文一份关于高卢鸡军队的情报。
巴黎方面在得知东印度的情况后,立刻增派东印度的兵力,防范复兴军和鹰酱,着重增加重炮,飞机和装甲力量。
史密斯提醒李崇文要注意吞并澜沧后的影响,史密斯他担心复兴军拿下澜沧就会认为高卢鸡的军队不过如此,就顺势出兵南下,把湄公河平原也给吞并了。
毕竟高卢鸡在东印度的一半主力部队正在从澜沧撤退,要是复兴军突然袭击他们的话很可能会成功,但是高卢鸡的援兵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整个东印度都会打起来了,鹰酱不希望东印度现在乱起来。
史密斯更担心的是,到时候打起来,复兴军被高卢鸡的军队给反推到红河三角洲,就麻烦了。毕竟从复兴军在半岛的战绩看来,战斗力有些惨不忍睹,号称是复兴军最强部队的远征军第一旅也就比太极国的军队强一点。
要是复兴军被消灭了,那么鹰酱之前对复兴军的投资都会打水漂,这是鹰酱不能接受的。
同时史密斯也在提醒李崇文,澜沧是复兴军在鹰酱的支持下才获得的。鹰酱给复兴军的才是复兴军的,鹰酱不给的你不能抢。
"高卢鸡这是下重本了!"
李崇文接过史密斯递过来的情报,看了起来。李崇文是真的准备把正在从澜沧撤退的高卢鸡主力部队给解决了,到时候说不定就可以顺势南下。
就算不能南下也可以削弱高卢鸡军队的实力,让高卢鸡的军队与失去后勤供应的南同盟的实力维持在同一水平。
不过看完手中的情报后,李崇文改变主意了,现在还不是时候。现在李崇文该考虑要不要支持湄公河平原的南同盟了。
情报显示,在巴黎方面的援助到达后,高卢鸡在湄公河平原的总兵力达到 33.3万人,其中包含 12.3万高卢鸡本土的士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