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知青 (第2/2页)
“虽然钱清清活得不容易,但也不代表她值得同情。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宁可自损八百也要伤敌一千,喊着冠冕堂皇的口号,把一家人都送去下乡这种事情,可不是说都敢做,谁都能做到的。
咱们这种老实人,怎么可能玩得过这种狠人?
所以,在不了解她心性的情况下,咱们最好的选择,只有敬而远之。”
尤其是脑子不太够用的宋大志和宋立夏,更是离得越远越好。
当然,人精宋小满绝不会把这种容易招来双打的话说出口。
宋苗勾了勾嘴角,轻笑道:“别说,这小女子杀伐决断的模样,还真没有辱没她的姓氏。”
宋大志看了看宋小满,再看看宋苗,突然间明白了宋向文为什么让他没事儿听媳妇的。
没办法,他这脑子,连家里这群人精都转不过,更不用提外面的人精了。
宋大志讪笑着低下头,认真的吃起了自己面前的饭菜,并默默的离那四个知青远了一些。
四个知青借住在宋家村唯一的外姓人家,王寡妇家离他们家本来就远。
在宋大志一家有意避让下,上工的宋大志和宋苗还能对几个知青保持着“只闻其名,不熟其人”的微妙状态。
宋南星三兄妹却只知道女知青叫钱清清和赵芳华,男知青叫马家瑜和罗鸣,连长什么样都不清楚。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然后,被宋小满无情的打破了。
宋小满也不想跟这群知青打交道,可谁让他们给的太多了呢!
人家愿意用三块钱换他手里的兔子,还不要皮,宋小满还能不答应?
哪怕对方是他不想接触的钱清清,看在钱的份上,也能“网开一面”。
有一就有二,无三不成礼。
无论宋小满打到什么山货,都会“路过”王寡妇家门口。
就这样,宋小满又多了一门营生。
宋南星见状,摸着家里新增的那几沓兔皮,勾唇一笑,连比带划,央着宋苗给她做了一件绣花的兔皮斗篷。
斗篷做好以后,宋南星第一时间“上山采药”,并且还特意从王寡妇家门口绕了一圈。
当天晚上,宋小满就接到了新订单--一套兔皮被褥。
宋南星嫣然一笑,深藏功与名。
宋苗和宋大志一合计,把专供宋向文的狼皮褥子先拿给宋立夏和宋小满兄弟俩用着,扭头就把兄弟俩垫了俩月的兔皮褥子“翻新”了一番,绣上了斗篷同款小雏菊,让宋小满给钱清清送了过去。
等拿到货款,宋苗这才请了“病假”,专心在家缝制起了兔皮的被子。
准确来说,是兔皮的被面。
三天后,同款小雏菊,再次出现在兔皮上。
钱清清自己的安家费也花得七七八八了。
不过,她并不在乎,她不仅有三人份的安家费在手,还有钱老爷子早就给她藏好的“家底”。
大不了,她请个假去趟省城取一部分来用,日子总能过得下去。
宋小满这头刚刚交完货,一扭头却又多了俩订单。
和钱清清同屋的赵芳华找宋小满订了一床兔皮被面,男知青马家瑜和罗鸣合伙订了一床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