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章 一字千金,天下为棋 (第1/2页)
天光乍破。
卧龙岗的天,从未这样亮过。
不是日头,是人。
人潮从岗下漫至半山,攒动的人头汇成黑海,将这片初生的土地堵得水泄不通。
数万道视线,被无形之力拧成一股,死死钉在山岗最高处的新建木台上。
今天,江源“一字千金”,揭晓谜底。
人群被割裂成几个泾渭分明的阵营。
最外围,流民衣衫褴褛,面容被风霜侵蚀,眼中却烧着火。
他们是来看神仙的,看那个给了他们饱饭与活路的江神仙,如何再造神迹。
中间一层,是各路江湖客、行商坐贾。
他们眼珠活泛,四下乱转,不信神仙只信钱,是来嗅风向的:卧龙岗这股风,是能把人吹上天的黄金风口,还是吞噬骸骨的无底漩涡。
最靠近高台的,是几拨衣甲鲜明的队伍。
东边,一队精悍骑士拱卫着马车,旗上斗大的“曹”字迎风抖动。
西边,另一队高擎“袁”字大旗,领头使者下颌高抬,眼睛却忍不住瞟向高台,藏着急切。
正对高台,颍川士族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为首的陈群一袭锦绣儒袍,
在鼎沸人声中安坐,神态自若,仿佛置身事外。
他身后几十名士子,个个昂首挺胸,下巴挂着讥诮。
他们是来看戏的,看一场闹剧如何收场。
更是来亲手,将一个所谓的神话,戳个粉碎。
“老师,都妥了。”
一名弟子凑到陈群耳边,压低声音。
“我们联络了数百名门生故旧,把‘仁义礼智信’、‘道德法王霸’,凡是能想到的治国安邦的字,全猜了一遍!”
“每一个字,我等都备下了三篇以上的驳论,引经据典,字字珠玑!”
“无论他江源今日拿出哪个字,都逃不出我等布下的天罗地网!”
陈群嘴角的笑意更浓。
他要的就是这个。
先堵死他所有阳关道,再逼他走上独木桥,最后以煌煌大道,当着天下人的面,将他连人带桥,一同倾覆!
这,就是士族的手段。
杀人不见血,诛心不留痕!
……
高台下,幕帘后。
郭嘉额头渗出冷汗。
他透过帘子的缝隙,看着台下陈群那副成竹在胸的模样,手心一片湿冷。
“老师……”
“陈群这帮人,太毒了!他们这是把所有的路,都给咱们封死了!”
“不管咱们拿出哪个字,都会被他们说成是老调重弹!然后他们就用那些早就备好的文章,把您驳得一无是处!”
“这……这是个死局啊!”
郭嘉是真急了。
他想过一千种可能,就没想过对方会用这么无赖,偏偏又这么管用的招数。
江源却只理了理半旧的布衣,神情平静。
他拍了拍郭嘉的肩膀,笑了。
“奉孝。”
“他们堵住的,是墙。”
江源的目光,望向了头顶那片湛蓝的天空。
“我要走的,是他们头顶的天。”
郭嘉一怔!
头顶的……天?
他怔怔地看着江源的侧脸,那张平平无奇的脸上,此刻竟透着一种让他不敢直视的光。
“咚——!”
“咚——!”
“咚——!”
午时三刻的钟声,响了。
沸腾的人海安静了下来。
万众瞩目。
江源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出幕帘。
他身后,徐庶面容肃穆,双手捧着一个红布严密覆盖的木盘,亦步亦趋。
江源的身影,出现在高台正中。
他没有看那些诸侯使者,也没有看那些士族名士。
他的视线缓缓扫过台下,扫过那些被日子压弯了腰,却还想挺直脊梁的庄稼汉、流民,扫过那一双双期待、麻木、狂热的眼睛。
他的声音响了起来。
不大,却清清楚楚地钻进了每个人的耳朵。
“今日,不谈玄妙,只论根本。”
“我只问诸位一个问题。”
江源伸出一根手指。
“天下,为何而乱?”
全场寂静。
江源自问自答,声音陡然提高!
“答:民不聊生!”
“民,又为何不聊生?!”
“答:饥寒交迫!”
八个字,如八记重锤,狠狠砸在数万百姓心窝。
饥寒交迫!
是啊!
还有什么比这四字更真实,更要命?!
瞬间,无数百姓眼眶泛红,攥紧拳头。他们听不懂大道理,却听得懂这四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