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盐务交锋 (第2/2页)
“世子这是……在威胁本官?”韩章语气更冷。
“下官不敢。”赵珣收敛气势,恢复平静,“只是陈述事实。韩侍郎奉旨查案,下官自当配合;但若以查案为名,行刁难之事,下官也绝不会坐视不理。南部百姓刚过上安稳日子,谁要是想搅乱南部,就算是朝廷重臣,赵珣也不答应!”
最后一句话,他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决心,目光直视韩章,毫无退缩。
堂内一片死寂。
青州知府吓得脸色惨白,几乎要跪下去。他没想到,赵珣竟敢如此顶撞朝廷侍郎!
韩章看着赵珣眼中的坚定,心中震动。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个仗着父王势力的纨绔子弟,却没想到对方不仅行事缜密、账目清楚,还有如此胆识和气魄,甚至不惜与自己撕破脸。
他忽然意识到,靖安王赵衡有个好儿子——这个赵珣,比他想象的难对付得多。
“好一个‘不答应’。”韩章沉默片刻,忽然笑了,只是笑意未达眼底,“世子既有如此底气,想必南部盐务确实无可挑剔。既如此,账目本官带回驿馆再细查,若有疑问,再向世子请教。”
他这是找台阶下了。继续僵持下去,讨不到好,反而显得他无理取闹。
赵珣颔首:“随时恭候。”
韩章没再多言,带着幕僚和账册,拂袖而去。
直到官轿消失在府衙外,李参军才擦了擦冷汗:“世子爷,您刚才太冒险了!那可是户部侍郎,太子近臣啊!”
赵珣淡淡道:“对付这种人,退一步,他便会得寸进尺。唯有寸步不让,才能让他知难而退。”
他看向韩章离去的方向,眼神深邃:“但这只是开始。他查不出盐务的错,定会从其他地方下手。通知秦武,加强南部各县的守卫,尤其是盐田和商户,防止有人暗中使坏,给韩章留下把柄。”
“是!”
离开府衙,赵珣没有回王府,而是绕道去了晚晴院。
裴南苇正在修剪花枝,见他进来,放下剪刀:“听说是韩章刁难了?”
“嗯,想从账目中挑错,没挑到。”赵珣走到廊下坐下,接过侍女递来的茶,“但他不会罢休。”
“韩章背后是太子。”裴南苇轻声道,“太子一直想削弱藩王势力,青州是北疆重镇,靖安王府更是太子的眼中钉。韩章此来,恐怕不只是查盐务,更是想收集父王‘拥兵自重’的证据,为设立提刑司铺路。”
赵珣心中一凛:“提刑司由朝廷直管,若设在青州,岂不是要分走王府的司法权?”
“正是。”裴南苇点头,“而且提刑司的官员,必然是太子亲信。到时候,青州官场怕是要变天了。”
赵珣沉默了。他终于明白赵衡昨日的话——韩章只是前站,真正的杀招是提刑司。这不仅是针对王府,更是针对他在南部的势力——提刑司若成立,他整顿南部的诸多举措,都可能被拿来做文章。
“看来,得给韩章找点事做了。”赵珣眼中闪过一丝锐色。
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出击。他或许无法阻止提刑司设立,但至少能让韩章在青州焦头烂额,无暇他顾。
“裴姨知道韩章在青州有什么把柄吗?”
裴南苇想了想,低声道:“韩章此人,看似清廉,实则贪好古玩。他有个表弟,在青州做药材生意,据说借着他的名义,强占了不少药铺……”
赵珣嘴角微扬:“这就够了。”
他起身告辞:“多谢裴姨告知。接下来的事,交给我便是。”
看着赵珣离去的背影,裴南苇轻轻叹了口气。这个年轻的世子,总能在危机中找到破局之法,只是不知这次,能否应对来自京城的风暴。
而赵珣走出晚晴院,立刻对随从道:“去查韩章的表弟,在青州的所有产业、与人纠纷,越详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