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来自敌国的音律大师 (第1/2页)
起初,还只是在崔瀺、宋和等一小撮顶尖权贵中流传。
他们将聆听魔音视为一种极其高端、极其私密的修行方式,如同闭死关一般,轻易不示于人。
然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一些消息灵通的王公大臣便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
他们发现,国师崔瀺近来似乎愈发深不可测了,那眼神平静得让人心悸,仿佛世间万物在他眼中都已了无痕迹。
“听说了吗?国师大人和殿下,得了一种秘法,能淬炼道心!”
“何止啊!我听说,连兵部那位脾气火爆的王尚书,前日有幸被殿下赐听了一曲,回去之后,竟然三天没骂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究竟是什么秘法,如此神奇?”
无数人削尖了脑袋,想方设法地想要进入听竹王府,求那位神秘的逍遥国师赐下一段大道之音。
送礼的马车几乎堵住了王府所在的整条街。礼单上的名目,从千年灵芝、万载玄铁,到绝色美人、封地城池,五花八门,无所不有。
这可把林安给愁坏了。
他现在是门都不敢出。
每天一睁眼,老管家就会捧着一尺厚的拜帖和礼单进来,用一种无比崇敬的眼神看着他,问他今天想“见”谁。
林安只想见鬼。
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拉上窗帘,用被子蒙住头,插上耳机,把音乐声开到最大。
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
“我就是个普通人啊……”
他缩在椅子里,欲哭无泪,“我只想躺平,为什么就这么难?”
他无比怀念他的杂货铺。
虽然穷,虽然破,但自由。
他可以睡到日上三竿,可以穿着大裤衩子在院子里溜达,可以跟街坊邻里扯一些没营养的淡。
可现在,他成了笼中的鸟,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被人过度解读。
他随便哼个小曲,都会被门外的侍卫记录下来,呈报上去,然后被一群他见都没见过的大臣们,逐字逐句地分析其中蕴含的“微言大义”。
他快要疯了。
而这份疯狂,并不仅仅局限于大骊王朝内部。
就在大骊京城被这股魔音搅得天翻地覆之时,一份加急密报,也送到了邻国,大庆王朝的皇宫深处。
大庆王朝,以音律入道,闻名于世。
其镇国之宝,是一张名为沧海的古琴,据说弹奏之时,可引动潮汐,水淹千里。
当今大庆的护国大师,名为筝音。
她是一个看上去只有二十出头的女子,一袭白衣,气质清冷如月。
她的琴道修为,已臻化境,一曲《破阵子》,能让三军将士气血沸腾,战力倍增;一曲《安魂引》,能让垂死之人魂魄安宁,含笑而逝。
当她看到密探传回来的情报时,那双古井无波的眸子里,第一次泛起了涟漪。
“魔音?能淬炼道心?”
筝音看着情报上的描述,秀眉微蹙。
“狂躁、混乱、毫无章法,却能于嘈杂中锻造心境?”
这完全违背了她对音律之道的全部认知。
她所修的道,是雅正,是和谐,是引动天地之正气,与万物共鸣。
而情报里描述的这种魔音,分明是旁门左道,是污秽之音。
可偏偏,这污秽之音,却能做到连她都无法轻易做到的事情——在短时间内,强行提升一个人的心境修为。
这让她感到了冒犯,以及一丝……好奇。
“大骊崔瀺,文圣弟子,何等人物,竟会沉迷于此道?”
筝音自语道,“其中必有蹊跷。我倒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所谓的逍遥国师,究竟是何方神圣。”
她做了一个决定。
三日后,大庆王朝的使团,以“祝贺大骊储君生辰”的名义,浩浩荡荡地开赴大骊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