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56章 以我之名,为众生立传! (第1/2页)
不周山的路,没有尽头。
神农一步一步向上攀登。他的脚下,是盘古的脊骨,坚硬的岩石中蕴含着开天辟地的伟力。越是向上,风越是凛冽,吹刮着他的身体,却吹不熄他心中的那团火。
他走得很慢,像一个最虔诚的朝圣者。
沿途,他看见了许多。
他看见一头剑齿虎,它本该是这片山域的王者,此刻却像一具行尸走肉,用最精准的路线,捕杀了一只同样毫无反应的羚羊。没有追逐的兴奋,没有捕猎的快意,只有最有效率的撕咬、进食,然后趴下,等待下一次“饥饿”指令的到来。
他看见一株千年的古松,松针上凝结的露水本该在晨光下闪耀,此刻却蒙着一层死气。精怪的灵性被“清心丹”抹去,它放弃了化形的艰难与喜悦,选择成为一株长生却永恒静止的“植物”。
死寂。一种比死亡更可怕的死寂,正在从山脚向着整个洪荒蔓延。
神农眼中的悲悯愈发深沉,他终于理解了那位十三祖巫让他做这件事的意义。这不仅是人族的战斗,更是所有“生灵”为自己“活着”这件事,发出的第一声呐喊。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踏上了不周山之巅。
这里是世界的中心,是天与地的交汇点。罡风如刀,云海在脚下翻滚,仿佛伸手即可触及日月星辰。在这里,整个洪和浩瀚的洪荒大陆尽收眼底,每一缕气运的流转,每一道法则的脉动,都清晰可辨。
三十三天外,秦商冰冷的目光锁定了这个渺小的黑点。
“一个凡人。”他的系统光幕上,神农的所有数据被清晰罗列:人族、金仙修为、功德护体。“就算让他站上不周山,喊破喉咙,声音又能传出多远?幼稚的行为艺术。”
他根本没放在心上。在他的计算中,一个凡人的声音,在对抗整个天道系统的“福音”时,其影响无限趋近于零。
昆仑山,玉虚宫。
三清圣人同样注视着这一幕。
盘古殿前,祝融急得抓耳挠腮:“这……这就干站着?我还以为他要上去跟谁干一架呢!”
“别吵。”帝江制止了他,神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导演的戏,开始了。我们,好好看。”
不周山巅。
神农没有运起任何法力,也没有准备高声呐喊。
他只是从怀中,取出了那枚人族传承至今的火种。那是燧人氏钻木取出的第一缕火,是人族在黑暗与野兽环伺的远古时代,赖以生存的希望。
他将火种点燃,一小簇温暖的、橙黄色的火焰,在这片被罡风与死寂统治的山巅,倔强地跳动起来。
然后,他盘膝而坐,对着身前的火焰,对着脚下的云海,对着整个洪荒,用最平淡、最质朴的语气,开始讲述。
“我叫姜。在成为神农之前,我是一个猎人,也是一个父亲。”
他的声音不大,却有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它并非通过空气震动传播,而是借由那缕人道薪火,借由他身上与人族紧密相连的功德气运,化作一种无形的“共情”,悄无声息地,流淌进洪荒每一个生灵的心田。
“我的孩子病了,眼看就要活不下去。部落的巫医束手无策。我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心就像被刀子割一样。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去找能救他的药。”
“我走进了森林,我什么都不懂,只能用最笨的办法——用我自己的舌头,去尝遍每一种我不认识的草。我第一次尝到了一种红色的、小小的果子。它刚入口,我的舌头就像被火烧一样,整个人都像要炸开。我一边流泪,一边大口喘气,那种感觉,叫‘辣’。”
遥远的一座火山中,一头刚刚吞下清心丹,正在将自己的“暴躁”情感数据化封存的火蜥蜴王,动作猛地一顿。它的灵魂深处,那个已经被标记为“无用”的“辣”之概念,竟不受控制地活跃起来,一种灼烧般的刺激感,在它的神魂中一闪而逝。
“后来,我又尝到一种黄色的根茎。那味道,让我的整张脸都皱成一团,舌根发麻,五脏六腑都搅在一起。我从来没尝过那么难受的味道,那种感觉,叫‘苦’。”
东海之滨,一条正在冰冷海水中修行的海蛇妖,眼神空洞。它已经抛弃了数万年修行的苦闷,道心一片清明。可听到神农的描述,那早已被遗忘的、在漫长岁月中独自修行的“苦涩”,竟如一滴墨,滴入了它清澈如水的道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