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道一句千古一帝,也一点都不为过 (第2/2页)
“臣以为……法者,治之端,民者,国之源,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大道之行,明察惟检。”
“倘若大明的每一代皇帝都能做到此,超过三百年,甚至五百年,八百年,也未尝不可能。”
朱元璋刚才没太听清,也是连忙问道:“你方才说什么?”
李可道:“说什么?”
朱元璋:“就是那句法什么。”
李可便道:“法者,治之端,民者,国之源,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大道之行,明察惟检。”
朱元璋:“什么意思?”
李可:“就是字面意思啊!”
朱元璋:“朕问的是‘大道之行,明察惟检’是什么意思?”
李可便道:“就是一个国家,有蛀虫,有破坏朝廷利益、破坏百姓利益的人是不可避免的,当君王的人,要明察秋毫,时刻把这些人给揪出来。如此,这才是最正大,可久可远的治国常道。”
朱元璋回道:“那朕让你去办此事如何?”
李可一脸骇然,连连退了几步,“陛下你该不会是想让我死吧?这弹劾别人,多得罪人啊。而且一般干这种事的,都是很小很小的官。正所谓,官阶越小,顾虑越少,锋芒才最利。”
其实朱元璋老早就有想让李可当他的一把刀的想法。
只是最后他惜才,明白李可不应该用在这个上面,他才没有那么做。
“朕看你小子并不是很忠于朕,你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就算你知道谁不是好人,你也不会跟朕提?”
朱元璋打算再吓唬吓唬李可。
李可便道:“臣都懒得跟别人交往,所以臣也不知道谁好谁坏,臣也不愿意去八卦谁好谁坏,臣只想做臣自己想做的事,陛下你得量才为用,这才是好陛下!”
朱元璋便饶有深意地瞄了他一眼,倒也没有继续为难他了。
毕竟……相比起用来弹劾别人,李可确实还有其他更重要的用处。
聊完了这些,李可便又问朱元璋,这宝钞司的纸币做出来没有。
朱元璋这才让人去把成品给带来让李可过目。
说实话!
李可挺担心这纸币被大范围地伪造的。
只不过,又不能不用。
先凑合凑合吧,只要伪钞所造成的损失不是太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那就行。
不过紧接着……李可还是对工匠提出了一点要求,比如说,看看能不能尝试使用凹版印刷。
现在都用的是凸版印刷。
还有,看看能不能调制出变色油墨,然后他来搞定阮文。
李可随便地说了一些技术上的东西,朱元璋就在一旁看着,这不知道的,还真的要怀疑李可是不是印过钞,不然他怎么那么了解这些技术?
甚至就连那些工匠,都好像不知道。
“凹版也能印啊,你把油墨调一下,可能要稠一点,然后那铜板,雕刻的时候,线条的深度,宽度,都要控制一下,油墨上去了以后,把多余的要刮掉,然后再用一个轧东西的,就用力压下去,这墨水说不定就会转移到这纸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