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95章 第四旅团真的撤了吗? (第2/2页)
虽然觉得思路挺新鲜,值得鼓励,但从心里头来说,他还是认为这种战术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只有在敌后那种环境,才可能派上用场。
所以,第二战区对于这本《特种作战指挥纲要》,也只是加印了几十本,送到游击队和敌后武工队作为参考使用。
但如今看来,自己似乎低估了这本小册子的重要性。
“政委,你的意思是说,宁远正是用了特种作战的思维,才轻而易举地带队穿过敌人包围圈,抵达386旅阵地的?”
政委喝了一口茶,笑道:“这本手册第三章,写的正是‘渗透潜伏与伪装’的内容,专门讲述小股部队怎样混进敌人队伍里,完成破坏或斩首任务而不被发现。”
副总指挥皱眉道:“话是这么说,可咱们和小鬼子都长差不多的脸,一张嘴,不就露馅儿了?
再说混入敌营需要每个人都有过硬的心理素质,稍微有点破绽就可能引起怀疑,小鬼子也不是全都傻。”
政委点头说:“那当然是需要专门训练过的,宁远还写了一套语言培训教材,发下来没有?专门练士兵讲鬼子话的。
只要有个别人说得溜,带着一队说得不太利索的,我认为完全有成功的可能。毕竟战场混乱,盘查也不可能太细。”
“看来咱们得专门再开会,好好研究研究这种打法,顺便也把宁远这次行动的详细情况拿来分析一下。”
“对,老总,你有没有发现,这小子思路特别发散,明明是个死局,经他一捣鼓,往往能翻出新花样。”
老总哈哈笑着说:“说句玄的,可能这就是上天给我们送来的福星!”
宁远在386旅待了几天,一看没仗打,就向旅长提出要回去了。
他借口说离开部队太久,有点不放心。
要是他说,我去找仗打,旅长恐怕得拿根绳子把他绑住,说什么也舍不得放他走。
离开阵地之后,他带了二十多号人,骑着马在大路上晃悠,一路上也没碰到啥鬼子部队。
鬼子第四旅团真的撤了吗?
不过想想,他们旅团长、联队长、大队长一个个都被打掉了,指挥系统乱得不行。
这支鬼子部队,恐怕也只剩撤退这一个选择。
“柱子,快到平安县城了,你们之前那门山炮埋哪了?”
“教导员,我真不记得,就是我们第一次落脚的那个山顶。”
“你到前头带路,别一天到晚认个路都不会。最后变成像营长一样,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
“是!”
柱子领着队伍,绕着平安县城转了大半圈,终于在一个山坡上找到了那门山炮和三发炮弹。
把山炮的支架绑在马后头,丝毫不影响马的速度。
鬼子哪儿去了?
都躲哪儿去了?
带着山炮走了半天,宁远正纳闷呢,忽然前方就传来了枪声,他咧嘴一笑,立刻打马向前。
后面的战士也都催马跟上。
这是一条小道,一个穿中央军军装的汉子正奋力奔跑。
几个鬼子士兵和几个伪军紧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