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甲鱼表演 (第1/2页)
第二天鸡叫三遍时,玉强和玉兰就出发了,带了三十个甲鱼,来到合肥最大的农贸市场。
玉强巡视一遍后,发现这里有两处卖养殖甲鱼的,而且应该是用人工饲料喂养的甲鱼,价格为每斤二十四元,野生的价格是每斤三十元,他和玉兰商定为每斤二十五元。
玉兰把写着“甲鱼表演”的牌子放在摊位前,便开始吆喝起来:“甲鱼表演马上开始,欢迎观看!”
“甲鱼表演?”有人好奇地围过来问。
“是啊,您见过吗?”
“没有,甲鱼能表演什么?”
“一会您就知道了。”
“你们的表演是为了收钱,还是为了卖药?”
“都不是,为了卖甲鱼。”
“卖甲鱼你就好好卖不就得了,搞什么表演?”
“我们这是养殖的甲鱼,请大家看看我们养的甲鱼是什么样。”
“无论你怎么表演,养殖就是养殖的,没法跟野生的比。”
“快开始吧。”
玉兰见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便把两个装甲鱼的木水桶上垫高,用一根细木棍拴在水桶上,拿起一个甲鱼,跟大家亮个相:“各位,这就是我们仿野生养殖的甲鱼,也是我们今天要卖的甲鱼,下面给大家表演的第一个节目,就是甲鱼接长龙。”
玉兰拿起两个甲鱼,扣住其中一个甲鱼后腿旁的两个窝,将其头部靠近另一个甲鱼的尾部,结果咬在一起,用同样的办法,使三个甲鱼咬成一串,就像接长龙,她将这三个甲鱼摇摆起来,仍然死死地咬在一起不松口。
接下来的节目是甲鱼吊单杠,她将甲鱼头部靠近那根细木棍,甲鱼猛地伸头死死地咬住木棍,她松手后,甲鱼悬空吊在木棍上。
“您们看见了吧?它咬木棍的动作是多么迅速、凶猛。”玉兰这么跟大家说。
这时,有人用手推了推甲鱼,它仍然咬住木棍不松口,开始前后摇摆起来。
玉兰问大家:“你们看它是不是好像在玩单杠?”
“别的甲鱼也能这样吗?”有人怀疑这是专门带来做表演的。
玉兰道:“没问题,这两个桶里的甲鱼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可以。”
还真有人过来,指着一只比较小的甲鱼对玉兰说:“你拿这只来表演。”
“可以。”玉兰拿出那只甲鱼,对着木棍,同样咬得很紧,便问围观的人:“你们见过甲鱼做引体向上运动吗?”
“没有。”许多人这样回答。
玉兰对着甲鱼头部浇了一些水,它的脖子立马开始一伸一缩,身子随之上下跳跃,就像在做引体向上运动,引得大家不由自主地惊呼:“真有意思!”
“下面请大家欣赏甲鱼翻身的本领。”玉兰将一只甲鱼背朝地、腹部朝上,并压上一块砖头,她一撒手,只见甲鱼头部撑地,脖子挺起,身子立刻倾斜,将砖头掀翻在地,迅速翻过身就要逃跑。
玉兰又开始下一个节目:“下面请各位领略一下我们运输大队长的风采。”
围观的人就见一只甲鱼身上带着一根细绳子,拖着一个小马扎,伸着脖子拼命地向前奔,马扎上面还放了一块砖头。
这时,一个小男孩跑过来:“这个老鳖真得味(真好玩)!”说着,就一屁股坐在那个马扎上,甲鱼虽然拖不动,但仍然顽强地向前挣扎着,前面两个尖锐的爪子把地面的泥土都扒起来了。
围观的人被甲鱼精彩的表演所打动,有人问:“你们养的甲鱼平时喂什么?”
玉强跟大家说:“我们养的甲鱼,吃的都是‘歪歪’肉和活的小鱼小虾,全部都是纯自然食物,从来没喂过人工饲料,完全是仿野生养殖,但我们的价格比野生甲鱼每斤要便宜五元。”
“那你们养殖的甲鱼和野生的完全一样吗?”
“也不能这么说,野生甲鱼因为饵料不足,经常会吃一些腐烂变质的动物尸体,它生活的水质等环境不可控,所以,存在安全隐患。而我们仿野生养殖的甲鱼,吃的都是鲜活的食物,生长的水质和环境符合卫生要求,所以,甲鱼的质量更加安全可靠。”
“你们的甲鱼养了多长时间了?”
“三年多,因为是仿野生养殖,所以长得比较慢。”玉强拿起一只甲鱼向他们介绍:“你们看这甲鱼的背部硬邦邦的发亮,就像一块铁板,这裙边又宽又厚实,这爪子是多么明亮尖锐,腹部一道道血丝清晰可见,是健壮的表现,这大腿窝凹陷,说明脂肪少,属于瘦肉型……”
“给我来一只。”有人没等玉强介绍完,就要求购买了。
“给我来两只。”
……
没一会,就卖了八只。
围观的人群中,一位中年男子找到玉强:“兄弟,我是前面一个鱼店的老板,我对你们的甲鱼感兴趣。”
玉强道:“好啊,我们可以合作。”
“走,到我那里面谈。”
“您贵姓?”
“免贵,姓李。”
半个小时后,玉强回来跟玉兰说:“好消息,跟李老板的合作谈成了,他每天进货五十只,每斤二十二元。”
“好,比县城零售价还要高出二元,是当时付款吗?”
“压货一天,第二天付款。”
“不错,今天收获不小,看来甲鱼表演这一招还真的起作用了。”
“你今天表现得不错,把我的意图全部展现出来了,过一会,再来一次。”
“行,第一次有点紧张,老怕演砸了,现在心里有底了。”
“演砸了也没事,只要能把甲鱼的野性表现出来就行。”
到了下午二点多,带来的三十只甲鱼全部卖完,回家后一算,一共卖了一千二百多元,有翠在县城只卖了四只甲鱼。
晚上,玉强到鱼塘下完笼子回来,一家人聚在一起,进一步研究甲鱼表演技术,有翠也决定采用这种办法进行促销。
两天后,玉强和玉兰每天能销售三十五只左右,合作的鱼店每天能销售四十只左右,有翠在县城也采用这种办法,销量大增,每天也能销售十五只左右。
有翠一人外出,既要忙着给大家表演,又要负责销售,虽然忙一些,但销售情况让她感到满意。回家后,当她将几百元的销售款交到婆婆手中时,不由得产生一种自豪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