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完胜 (第1/2页)
朱棣拿起白玉棋子,轻轻敲在沙盘上道:“迁多少?
漠北千里之地,至少需十万户。
你知道迁一户百姓去漠北,要耗多少粮草?
从应天到开平卫,运一石米要耗三石粮。
这账,你会算吗?”
这一问直击要害。
素可泰使者在本土作战时,靠的是雨林伏击,哪懂屯垦戍边的成本?
顿时张口结舌,握着竹杖的手都在发颤。
阿瓦国使者见状,突然想起本国山地部落的治理法子,抢着道:“可、可册封部落首领,许他们世袭……”
“然后呢?”戴方巾的官员反问道:“你知道鞑靼人为何会反?就是因为元顺帝封了太多世袭首领。”
他卷起袖子,小臂上果然有个浅褐色的疤痕,一字一句道:“这是去年在捕鱼儿海被流矢所伤,我们花了三年才灭了鞑靼,难道要再留个隐患,让子孙后代接着打仗?”
阿瓦国使者看着那道疤痕,突然想起朝贡时被朱雄英丢弃的清单。
原来大明的强大,不止是金银珠宝,更是这些浸过血的教训。
他讪讪地退到一旁,竹杖“当啷”掉在地上。
南掌使者自恃带来了白象,觉得大明会给几分颜面,硬着头皮道:“我南掌善驯象兵,若在漠北驻象兵……”
“你驯的象能在雪地里走?”朱棣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些冷意。
“去年十一月,漠北雪深三尺,马蹄都能陷进去。你的白象到了那里,要么冻毙,要么得用十个人伺候着过冬。
我们养一个兵的粮草,能养三个屯垦户,凭什么养大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南掌使者发白的脸,嗤笑道:“皇孙殿下留着你的象崽,是看它稀罕,不是觉得它能戍边。”
这话像冰锥扎进南掌使者心里。
他想起朱雄英抚摸象崽的温和,原以为是喜爱,此刻才明白那不过是强者对宠物的纵容。
他腿一软,差点跪倒在沙盘边。
最后剩下的占城使者,被众人目光逼得无法后退。
他深吸一口气,却没有去碰竹杖,只是躬身道:“外臣不敢班门弄斧。
我占城只知,若大明需漠北屯田的稻种,占城愿献新培育的耐寒稻种;
若需船只运送粮草,占城愿出三十艘海船。
至于如何治理,全凭殿下与诸位大人决断。”
这话既谦卑又表了忠心,年轻官员们都露出赞许之色。
朱棣看着他,指尖的白玉棋子停在半空:“你倒是比他们聪明。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比瞎出主意强。”
孔安适时解围,示意侍从奉上热茶:“诸位长途跋涉,怕是累了。
这观海堂的沙盘,原是供官员们复盘战事、商议国策用的,里面的山川河流、屯田点、水源地,都是用军中密图复原的。
莫说诸位,便是朝中二品以下的官员,也未必能全看懂。”
他这话半是解释半是敲打。
诸国使者看着沙盘上密密麻麻的标注,哪里适合种燕麦,哪里能挖水井,哪里该设烽火台,连去年冬天的积雪厚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这哪里是沙盘?分明是把整个漠北的命脉,都装在了院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