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仅仅只是我们送给您的见面礼 (第1/2页)
始皇帝的目光没有离开手中的竹简,只是从鼻腔里淡淡地哼了一声,那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赵高……何事?”
赵高脸上的笑容,谦卑到了极点。
“启禀陛下,冠军侯领兵平叛,连战连捷,捷报频传,臣……亦为陛下感到由衷地高兴啊!”
“不过,臣突然想起一事,事关重大,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得不向陛下禀报!”
始皇帝终于抬起了头,他随手放下了手中的笔,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说!”
赵高脸上的笑容不变,但声音里却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
“冠军侯率领京师主力大军尽数撤离咸阳,这咸阳城……岂不是如同脱光了衣服的美人,门户大开,无兵可守,无将可依?”
“王翦老将军虽坐镇咸阳,但毕竟年事已高,垂垂老矣。”
“而王贲将军,又早已奉命远赴北疆,驻守长城!”
“臣斗胆以为,应当即刻征召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回京,戍卫咸阳!以确保陛下的万全之安!”
始皇帝放下了手中的笔墨。
他粗粝的指腹摩挲着自己的下巴,陷入了沉思,声音也变得低沉起来。
“那你觉得,谁人合适?”
赵高立刻将头垂得更低了,姿态摆得十足。
“陛下,臣只是斗胆提出建议,至于具体的人选,还需要陛下您圣心独断,乾纲亲裁。”
始皇帝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洞穿人心。
“朕,让你说,你就说!”
赵高这才仿佛受宠若惊般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诚惶诚恐的微笑。
“陛下,臣……斗胆以为,将军李信,最为合适!”
李信?!
听到这个名字,始皇帝明显地愣了一下,他眉头微蹙,仿佛在记忆的长河中,费力地打捞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终于,那段尘封的记忆被唤醒了。
那个曾经备受他器重,几乎被他视为己出,但如今……却又几乎快要被他彻底遗忘的年轻人!
他沉默了片刻,那双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最终,他缓缓地点了点头。
“李信……倒也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既然如此,那便依你所言,下旨,将李信调回咸阳吧!”
“咸阳城中,无人坐镇,的确是太过危险了!”
“万一真有叛军不长眼地袭来,总不能,还让王翦那把老骨头亲自披甲上阵吧!”
赵高心中狂喜,但脸上却依旧是一副恭敬到无以复加的模样。
“陛下圣明!还请陛下即刻降下圣旨,臣也好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将圣旨送到李信将军的军前!”
始皇帝微微颔首。
赵高早已准备好了空白的圣旨,立刻躬身奉上。
……
半月之后。
一队风尘仆仆的兵马,在咸阳城百姓好奇的注视下,缓缓驶入了城门。
为首的将军,正是李信。
这半个月里,他早已秘密潜入了咸阳,像一条毒蛇般蛰伏在阴影之中,等待着这道能让他光明正大走到台前的圣旨,等待着这个最佳的时机!
如今,时机已到。
他手持始皇帝的诏书,率领着自己的嫡系将士,目标明确,直奔那座象征着帝国权力之巅的皇宫。
有了这道圣旨,他现在重返咸阳,便不再是逾越,而是奉诏行事!
很快……
那座巍峨壮丽的宫城,便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李信勒住马缰,眼眸深邃地凝视着前方那座金碧辉煌、雄伟壮阔的章台宫。
这里,是整个咸阳,乃至整个大秦帝国,最华美、最辉煌的宫殿!
然而,此刻的李信,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动容。
他曾经,日夜在此地戍卫,用自己的生命与忠诚,拱卫着那个他曾经最崇敬、最仰慕的皇帝陛下。
但是如今……
他却是带着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阴暗而又冰冷的目的,重新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
他用一种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在风中低声呢喃,那声音,仿佛是来自地狱的耳语:
“陛下啊,陛下……”
“物是人非了……”
“我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那个我,而您,也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您了!”
“李信,深受您的浩荡皇恩,但李信,也早已用我的血与汗,对得起大秦,对得起您当年的看重!”
“如今,李信,要为我自己的前程,去做出……最后的抉择了!”
大殿之内。
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始皇帝依旧在不知疲倦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燃烧在这无尽的政务之中。
内侍们如同木雕泥塑一般,垂手肃立在角落里,眼观鼻,鼻观心,一个个仿佛入定的老僧,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他们不敢打扰这位威严的陛下,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帝王的严厉,足以让任何人胆寒。
哒。
哒。
哒。
一阵清晰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沉寂。
赵高如同鬼魅般走了进来,他躬着身子,朝着那个专心处理政务的身影,用一种近乎谄媚的语气,恭敬地说道:“陛下……”
“李信将军,已经到了……正在殿外,等候您的召见。”
始皇帝手中的笔,微微一顿,他摩挲着自己的下巴,那张冷峻的脸上,竟然罕见地露出了一丝莫名的笑意。
“哦?”
“让他进来吧。”
他对李信的观感,确实颇为复杂。
这个年轻人,曾是他一手提拔,寄予厚望的将星,是他心中最理想的“利剑”。
可惜啊……
伐楚一战,让他太过失望,失望到近乎绝望。
如今,一别多年,不知现在的李信,又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当年的他,可是何等的雄姿英发,何等的野心勃勃!
就在始皇帝思绪翻飞之间,一阵沉重而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这脚步声,与赵高那种轻飘飘的、阴柔的脚步声截然不同。
来人的每一步,都踏得异常稳健,沉重如山,仿佛能将这宫殿的地砖都踩出印记。
仅仅从这脚步声,便可以听出,此人的心性,是何等的沉稳,何等的一丝不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