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一鲸落,万物生 (第1/2页)
  
  “我脸上长花了吗?”
  
  石守信发现孟观今日一直时不时盯着自己看,忍不住反问道。
  
  他也是不明白,现在众人都是在准备今夜突袭,顺便将袭氏粮仓里面的粮食搬运一些出来带走,作为袭祚及麾下部曲的军粮。
  
  怎么孟观这厮就如此清闲呢?
  
  “石监军,昨夜……如何?”
  
  孟观低声问道。
  
  “呃,还挺舒服的吧。”
  
  石守信模棱两可说道,实际上他指的是袭春给自己按捏肩膀挺舒服的。至于下半身那点事,肯定是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弄。
  
  “石监军,您今夜就在外面等着,先让袭祚的人去打头阵,卑职再带人在后面跟着,让马隆守在您身边,顺便负责接应。
  
  以昨夜的情况观之,这些汉中土豪终究还是比不上官军。”
  
  孟观在一旁点评道。
  
  他其实就想知道石守信昨晚有没有跟袭春上床,得知“很舒服”以后,自然就不必多问细节了。
  
  那不是他该知道的!
  
  “有几家?”
  
  石守信沉声问道。
  
  “都住得很近,有南郑李氏,汉时二世三公,与南郑赵氏世代联姻。
  
  这次的目标,就是李氏与赵氏。他们之间必有盟约一类的东西,打其中一家,另外一家肯定会支援。”
  
  孟观已经向袭祚打听清楚了。
  
  石守信点点头,他将孟观拉到一处僻静之处,沉声说道:
  
  “袭祚并非善类,若无压制,将来必生祸端。
  
  我打算收李氏与赵氏子弟及部曲。今夜之后,他们与袭氏本就有仇怨,必不可能联合起来暗算我。
  
  等会你且记住,一旦袭祚打算大开杀戒,你便要在第一时间阻止此事。”
  
  “您是说袭祚知道自己要带着大半族人和部曲离开,害怕李氏与赵氏之后吞没他家田产,故而想借刀杀人,今夜将那两家灭族以立威?”
  
  孟观脑子活络,一下子就明白了石守信所想。
  
  “确实如此,要不是这样,也不必将妹妹送给我做妾。
  
  一切都是为了扯一张虎皮。
  
  南郑本地大户不明就里,以为袭祚傍上了一棵苍天大树,自然是不敢侵扰袭氏的庄园。”
  
  石守信一脸感慨说道,袭祚的操作其实很炸裂,只不过他找错了对象而已。石守信可是一个“洞悉未来”之人。
  
  一旦谋略失去了神秘感,那么威力也就减弱了大半。
  
  不过话说回来,有句话叫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可千万别小看这些本地土豪,把他们当傻子看。
  
  实际上这些人花花肠子一点都不少。
  
  大局有大局的玩法,小局有小局的玩法,哪怕是王八,也会在池塘里面窝里斗。
  
  石守信对袭祚的谋算,可谓是心知肚明,但选择看破不说破。
  
  他自有应对之法。
  
  “那便是了,李、赵两家世代联姻,自然是互相配合。他们当中单独一家拿出来,或许部曲不如袭氏强劲,但两家联合就不一定了。
  
  这三家都派人投入石监军麾下,作为运粮的辅兵,想来大都督是不会拒绝的。”
  
  孟观也察觉到了石守信想干的事情。简单说,就是通过不断引入外力,来强壮自身的实力。
  
  二人来到木寨的墙上,这才发现袭氏的木寨其实相当简陋,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如果白天来攻打袭家村,佃户和部曲都可以进木寨防守。
  
  到时候城墙上满满当当的都是人,想攻进来就难了。
  
  这种庄园,其实已经有了五胡之乱时河北坞堡的雏形。袭氏作为自巴蛮转变而来的外来户,跟本地土豪肯定是不对付的!
  
  这也是袭氏之流经常作为割据政权的打手,横行本地的主要原因。
  
  双方都有各自的需求,石守信的出现,只是给了袭氏一个选择,而非是强迫对方接受统治。
  
  “等到了成都,我们或许都要依仗袭氏这些人的支持。
  
  他们是绝对不会听钟会,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军令。有这些人支持,也可以让刘钦感受到压力。”
  
  石守信低声说道,虽然他脸上看起来很平静,心头却是火热。他心中的大计划,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每办一件事,就如同在添砖加瓦一般。
  
  时间很快就到了深夜,队伍开始集结。袭氏组织了五百人打头阵,孟观带着那一千洛阳禁军跟在后,而石守信和马隆,则是走在队伍的最后面压阵。
  
  袭氏打头阵,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投名状。干了这一票,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袭氏如果反叛,别说石守信不会放过他们,就是本地那些大户,也不会在一旁看着。
  
  不得不说,袭祚是一个狠人,也是个聪明人。
  
  竹筒里插香的“高级技术”,也被袭氏的人学了去,如今无论是袭祚麾下的世兵,还是石守信带出来的禁军,都是人手一个。
  
  抬头望去,数不清的红点,由近及远晃荡着,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石守信忽然感觉这个时代非常的蛮荒和残酷。动不动就是灭族,各种天灾人祸,军队和盗匪只需要换身皮就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