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章 秦攻四域 (第2/2页)
炮击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第二天清晨,当秦军步兵准备发起总攻时,贵山城的城门却从里面被缓缓打开了。
一群身穿白衣、面如死灰的大宛贵族,抬着几具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尸体(其中包括国王毋寡,据说死于落入王宫的开花弹),手捧降书和玉玺,步履蹒跚地走出城门,来到秦军阵前,匍匐在地,无条件投降。
曾经骄傲不可一世的大宛,在帝国绝对的力量面前,仅仅支撑了不到十天,便宣告覆灭。
蒙恬接受了投降,但惩罚是严厉的:所有参与杀害秦使的贵族、将领被就地正法;大宛国库积累多年的财富、尤其是那数千匹珍贵的汗血宝马,被尽数没收,作为战利品即将运回咸阳;大宛国被废除,改为大秦西域都护府下辖的大宛郡。
消息如同野火般迅速传遍整个西域,甚至向着更西的中亚地区蔓延。所有听闻此事的城邦和国家,无不震恐!连强大如大宛,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摧枯拉朽般毁灭,谁还敢直面大秦的兵锋?
西域的征服,至此再无悬念。剩余的城邦纷纷遣使,带着最谦卑的言辞和最丰厚的礼物,争先恐后地表示臣服,唯恐慢了一步便会招致灭顶之灾。
蒙恬站在贵山城的废墟上,望着西方更广阔的土地,知道帝国的西进之路,已经扫清了最大的障碍。西极的余烬尚未冷却,但大秦的旗帜,已经牢牢插在了这片土地的中心。
当蒙恬在西域以雷霆之势碾碎大宛,将帝国的疆域推向极西之地时,帝国南疆的鏖战,也终于进入了最残酷、也是最关键的收官阶段。
李信的大军,如同一位饱受磨砺的猎人,已经逐渐适应了南方丛林的法则,并找到了猎物的巢穴。经过长达数月的堡垒推进、零星清剿和艰难的外交斡旋,南征军的兵锋,终于逼近了百越诸部抵抗力量的核心区域,也是最后、最顽固的堡垒——位于红河三角洲一带,由西瓯、骆越等大部族联合据守的腹地。
这里的抵抗意志远超之前遇到的任何部落。茂密的热带雨林、纵横交错的河网沼泽、以及更加酷热潮湿和肆虐的瘴疠,构成了天然的屏障。越人部落在此经营多年,村寨相连,互为支援,利用复杂地形层层设防,陷阱密布。他们似乎决心要与入侵者进行一场不死不休的决战。
李信站在刚刚从越人手中夺取的一处前沿高地之上,脸色被南方的烈日晒得黝黑,眼神中却没有了初入丛林时的焦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磨砺出的冷硬和决绝。他望着前方那片更加深邃、仿佛无边无际的绿色地狱,以及远处隐约可见的、依托山势水网构建的越人大型寨垒。
“将军,侦察兵回报,前方‘鬼哭涧’一带,越人集结了至少三万精锐,依仗险要,设置了无数机关陷阱,企图在此阻截我军。其后方的‘雒越王庭’(泛指百越联盟核心区),更是寨墙高厚,囤积了大量粮草,看样子是准备长期固守。”副将禀报道,语气沉重。持续的征战和恶劣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