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章 秦攻四域 (第2/2页)
章邯并不急于求战。他继续耐心地经营着他的基地网络,改善道路,囤积物资,让士卒们逐步适应高原环境。同时,他不断派出更多的使者,带着更丰厚的礼物和更明确的信息:大秦无意毁灭,只求臣服与通道;顺者,可获保护与贸易之利;逆者,……则如北方匈奴、西域楼兰。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内部出现分化,等待后勤线足够稳固,等待他的军队真正适应这片天空。
高原的征服,注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是意志、耐心和后勤的比拼。章邯如同一名最老练的棋手,落子沉稳,步步为营,用一座座坚实的堡垒和一条条逐渐延伸的道路,无声地编织着一张巨大的网,缓缓罩向这片雪域高原。
当四路大军的烽火在边疆各地燃起,将士们用热血与钢铁书写征服史诗的同时,一场同样至关重要却默默无闻的“战争”,正在大秦帝国的腹地激烈地进行着。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前线是将士用命、势如破竹,还是后勤不继、功亏一篑。这便是维系着帝国庞大战争机器的——后勤与通讯。
咸阳,中枢之地。
不再是嬴政每日召集群臣议事的宫殿,而是设于渭水之畔、由重兵把守的“大秦帝国总后勤调度司”。这里,俨然是另一个形式的战场。
巨大的厅堂内,四面墙壁被巨大的羊皮地图完全覆盖——北至阴山荒漠,西至葱岭之外,南至百越丛林,西南至吐蕃雪线,帝国的疆域及其扩张方向被描绘得极为详尽。地图之上,不同颜色的丝线和密密麻麻的小旗,标识着各路大军的实时位置、后勤补给线的状况、粮草军械的囤积点以及运输路线。
数十名来墨家,公输家,农家等百家的精英,以及精明干练的少府官吏,如同工蚁般忙碌穿梭。他们根据前方不断送回的军情简报和物资消耗预估,进行着极其复杂的计算。
“报!北路王贲将军部战报!已与匈奴主力接战,首战大捷,歼敌逾万!然火炮消耗巨大,请求紧急补充火药五千石,铅弹十万发,备用炮膛五十具!另,缴获牛羊马匹众多,需增派兽医及管理人员!”
“报!西路蒙恬将军部军情!楼兰已降,大军正继续西进。西域干燥,水源奇缺,请求加派运水车队及掘井工匠!另,沿途需设立永久兵站,请求拨付筑城建材及守城器械!”
“报!南路李信将军部急报!丛林瘴疠,病员激增,清热解毒药材即将告罄,请求火速调拨!另,工兵开路损耗极大,铁器、绳索、斧锯需大量补充!”
“报!西南章邯将军部讯息!高原行军艰难,牦牛驮马折损严重,请求增调牲畜!山道运输效率低下,存粮消耗快于预期!”
一道道或报捷或求援的文书,通过八百里加急的驿卒,或经由初步建立的、效率远高于人力的“飞鸽传书”系统(方铭提议试验),雪片般飞入调度司。
这里的负责人,是一位深受嬴政信任、以精明强干和绝对忠诚著称的皇室宗亲。他面对海量的信息,面色凝重却有条不紊。
“核准北路所需,立即从太原、上郡武库调拨!命沿途铁路优先运输军械!缴获牲畜就地安置,征调民间兽医北上,由当地郡县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