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章 秦攻四域 (第1/2页)
即便如此,当大军真正离开朝廷控制已久的桂林郡旧地,深入真正的百越腹地时,所有人才意识到这场征伐的艰难,远超预期。
“将军,今日又有十七名士卒病倒,高烧不退,军医诊断为瘴疠入体。”副将面带忧色地前来汇报,他的脸色也有些苍白,“先锋营在穿越前方雾谷时,遭遇毒蜂袭击,数十人重伤。另外……有三名斥候入林侦查,至今未归。”
李信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这些非战斗减员,比真刀真枪的拼杀更让人憋闷和无力。敌人的影子还没看到,大自然的恶意已经扑面而来。
“加派搜寻人手,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病倒的弟兄全力救治,不得懈怠。”李信的声音有些沙哑,“传令下去,所有士卒必须饮用烧开之水,随身携带驱虫药包,夜间营地必须点燃驱蚊草。违令者,军法从事!”
“诺!”
大军在崎岖难行的山道和密林中艰难跋涉。工兵部队在前面拼命开路,往往一天也推进不了十里地。毒蛇虫蚁、沼泽陷阱、突如其来的暴雨山洪,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这支军队的意志和耐力。
他们的敌人,百越诸部的战士,却如同幽灵般与这片丛林融为一体。他们从不与秦军正面交锋,而是利用对地形的熟悉,不断设下埋伏。
有时是走过看似坚实的林地,突然踩中伪装巧妙的竹签陷阱,尖锐的竹签穿透脚掌,淬上的毒药能让壮汉迅速毙命。
有时是行军至狭窄谷地,两侧密林中突然射来无数吹箭和毒镖,无声无息,防不胜防。
有时是夜间营地周围,响起诡异的铜鼓声和呼啸声,彻夜不休,扰得士卒无法安眠,精神濒临崩溃。
秦军的火枪和火炮,在这种环境下威力大打折扣。茂密的植被极大地限制了射界,潮湿的空气使得火药容易受潮,哑火率增高。很多时候,敌人一闪即逝,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齐射。
李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如果不能尽快打开局面,大军很可能被这片可怕的丛林活活拖垮、耗死。
他改变了策略,不再追求快速推进,而是采取“堡垒推进”战术。命令工兵部队选择险要之处,伐木取石,修建坚固的哨堡和营寨。每前进二三十里,便建立一个稳固的据点,留下部分兵力驻守,确保后勤线路的安全。大军以这些据点为基础,逐步向四周丛林辐射清剿。
同时,他采纳随军文官的建议,加大“剿抚并用”的力度。一方面,对抓获的越人俘虏,不再轻易处死,而是给予食物,进行治疗,宣示大秦的“仁德”与强大,然后释放回去,用以瓦解对方士气,传播恐惧与归化之意。另一方面,对于顽抗到底的部落,一旦发现其聚居地,则毫不留情,以绝对优势兵力围剿,焚其村寨,以儆效尤。
战斗变得极其残酷和琐碎。往往是为了争夺一个不起眼的山头、一条湍急的河流渡口,双方就要反复拉锯,付出惨重代价。
在一次清剿一个大型俚人部落的战斗中,秦军终于找到了发挥火器优势的机会。该部落据守在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中,入口狭窄,易守难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