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年龄结构 (第1/2页)
秦瑶磕磕绊绊地讲完了游戏的全过程。
讲得不快,不过这也刚好匹配上了社区内不太聪明的那批人的理解速度。
所有人里面,表情最为凝重的人是汪勇新。
因为很多玩家只是大致听明白了这其中的前因后果,但对于几种不同策略的执行难度,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概念。
汪勇新则不同,正是因为他比大多数人都清楚这其中的门道,所以才知道这些策略的实施难度实际上是有很大差异的。
就拿前两轮盗取财阀身份的策略来说。
这个策略乍一听不算复杂,而且还得财阀社区犯蠢作为配合。所以社区内很多不明所以的玩家,会觉得这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自己能提前知道这一点,也可以实施这个策略。
但实际上,一个策略是否成功,大概率并不取决于它本身的独特性,而取决于实施过程中的细节。
前两轮盗取财阀身份的策略最大的难点在于窗口期很短,必须在五分钟之内理解游戏规则,并针对性地对财阀社区进行误导和欺骗,抢走对方的思考时间。
但凡晚了几分钟,错过了最佳的窗口期,或许结局就会完全不同。
这也正常,因为这个骗局一旦成功,意味着财阀社区易主,收益实在太过巨大,所以设计这游戏的模仿犯必然也会进行全面的限制。
汪勇新并不觉得那个文字陷阱有多难发现,但发现这个陷阱之后能快速制定出一整套策略并顺利实施的,应该只有极少数人。
但没想到,第4社区的玩家竟然也想到了,而且也顺利实施了。
更糟糕的是,林思之和蔡志远其实是默许第4社区用这个办法夺走财阀社区的。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做,是因为在此之前已经制定好了藏过期投资券的策略。
而且,林思之和蔡志远的计划不仅仅是藏券这么简单,这个计划同时也包含了『考察第12社区可合作的人选』、『设立财务平衡数据』、『利用罗薇去分散注意』等配套的计划。
这些配套计划中,又包含了和其他两个社区的谈判技巧、各种规则的拆解、财富比例的分配、财务玩家的选择等更加细节的策略。
每一条单拿出来都是很正常的策略,但组合起来,却又变成了藏投资券的烟雾弹。
如果只是想到藏券,而没有这些配套计划的掩护,一旦数据出现过于明显的异常,还是有很大概率会被发现的。
那样的话,可就弄巧成拙了。
汪勇新并没有想到藏券的策略。
这一方面是因为『过期投资券不受投资规则约束』这个文字陷阱,本身就比工作按钮的陷阱埋得更深,哪怕是具有不错文字敏感度的人,也不见得能意识到。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投资券过期会有实实在在的亏损,这与生意人追逐利益的本能相悖。
人都是厌恶亏损、厌恶风险的,汪勇新这样对利益计算很清楚的生意人就更是如此。
所以绝大多数人会下意识地把『投资券过期』当成是坏事,是游戏的惩罚机制,而不会特意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策略去进行思考和尝试。
汪勇新尝试着带入了一下韩梦莹的视角,发现即便是换成自己,也未必能发现。
当然,他也不至于这么简单地就认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