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我来救场 (第2/2页)
清唱而已,却比整支交响乐还沉。
更难得的是。
它用流行唱法承载宏大的主题。
既有通俗的感染力,又不失庄重与分量。
这种尝试,成了业内公认的范本。
休息室里。
周轩并不知道外面已掀起波澜。
他坐在角落的沙发,灯光只照到他半张脸。
手指在膝盖上敲着节拍,指尖随记忆里的旋律微微起伏。
默演整首《天地龙鳞》的走向。
他闭着眼,脑中一遍遍过着段落。
这首歌对音域和情绪的要求极高,以他现在的状态,必须降调才能唱下来。
技术问题好解决,真正难的是,怎么用声音讲一个历史的故事。
怎么让听众听见那种沉下来的重量。
然后,轻轻哼出前奏。
“一如君子气节不移……”
刚落音,他就摇头,眉头拧紧。
不对。
情绪没到底。
他靠进沙发,抬手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
周轩又闭上眼。
第二遍,转音的地方,全得用假声带过去。
排练室安静得能听见呼吸。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
张天韵走进来。
一眼看见周轩,直直走过去。
“这歌是你写的?”
“啊?是。”
周轩愣了下,才反应过来。
张天韵快步上前。
眼睛亮得惊人,像盛着星。
抬手抹了把眼角,嘴却压不住地往上翘。
张天韵不是难过,是被歌词里的家国气,旋律里的敬意狠狠撞中了心口。
“词好,曲也好,太打动人了。”
伸手拍了拍周轩的手臂,不重,却有力。
“你写的是真歌,不是为了讨好谁,不是为了流量,是为了让那些被忘掉的名字,再被人听见……”
“你是想当开场曲?”
张天韵盯着他,眼神发烫,脑子飞转。
话刚出口,眼里就闪过一道光。
张天韵一下明白了。
这不只是歌,是仪式,是向历史鞠的一躬。
张天韵的脑子飞快转着。
这场晚会,本就有官方背景,台下坐着各级领导,媒体。
原本的开场曲《黄种人》气势足,却总带点舞台味。
而周轩这首歌,词沉,曲庄,有血脉,有追念。
简直像是为今晚生的。
太合适了。
做开场再合适不过。
张天韵心跳快了半拍,眼前已经浮现出舞台画面:
灯暗,场静,一束追光落在那人身上,前奏起,歌声涌出,如江河奔流,如山岳矗立。
那一刻,不是表演,是唤醒,是传承。
张天韵几乎可以肯定,周轩是为这首歌来的。
周轩一怔。
随即,点头。
“对。”
先前还迟疑要不要提这歌,怕人说他抢风头。
可张天韵眼睛亮的那一下,他心里那点犹豫就熄了。
他不怕人说,只怕没人听懂。
“行,我去跟导演组谈。”
“你再唱一遍,我录下来。”
“快点!我要让他们看看,这不是心血来潮,是该站上台的作品!”
和聪明人说话,话到一半就够了。
不需要他解释灵感从哪来,也不用自证实力。
张天韵听得出歌里的分量,也看得见他眼里的火。
有些东西,旋律一响,就已经说尽了。
张天韵有分量。
只要点头,机会就有了。
他只要把这首歌,唱到不能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