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78章 里面有货? (第1/2页)
点燃嘴里的香烟,张学强忍着西北风,站在那个院门外,耐心等了足有五分钟,里面才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他耳朵微动,听出来是有人负重而行,看来那东西真不轻,不由得心里的好奇更大了几分。
院门再次打开,那人指着门后地上道,“看吧,别耽误功夫。”
张学强上前一步迈过门槛,先快速打量一下院子。
果真这不是标准四合院,也不是大杂院,更像是个跨院。
只有朝南三间房窗户里透着昏暗灯光,其它三面尽是高大的山墙,靠着一面墙还搭了个油毡棚子,看样子像是厨房。
院里没有种树、搭葡萄架,也没别人露面,倒是房子窗户下有个花池子,里面枝叶凋零的也看不出种的什么。
张学强怕他误会,迅速低下头,看向了那个炉子。
在雪亮的手电光下,炉子呈现出一种杂色黄铜的感觉。
这炉子,个头可真不小,口沿跟家里盛汤的搪瓷盆似的,圆滚滚一圈,量量得有尺把宽。
杵在地上,快到膝盖下头了,估摸着三十来厘米高。
王二猛有些夸张了,他可是说的洗脸盆大,过膝高。
再细看,颜色倒挺扎眼,红不红、黄不黄的,像是有人故意往铜上刷了层漆,亮得发贼。
摸一把手上还沾点黑灰,哪有真宣德炉那种温润的包浆?
各种表现都不够老,最多是民国后期的,到现在不到五十年。
最逗的是那三条腿,看着粗壮,其实底下是空的,敲敲邦邦响,里头像是塞了点沙子配重,不然这么大个炉早晃悠了。
炉肚子上刻的花纹也糙,像是缠枝莲,远看跟乱草似的,边角都没打磨平,喇得慌。
懂行的一看就明白,这玩意儿就是粗仿,为了唬人特意做这么大个儿,铜料也是最普通的杂铜,扔废品站里论斤称,顶多值俩肘子。
就这玩意儿,张学强都懒得看底下的款识了,不用看也知道肯定跟小学生写的一样歪歪扭扭。
没劲儿,白跑一趟,张学强就想打个招呼走人,忽而记起王二猛说过这玩意至少五十斤。
联想刚才那人抱着走来的脚步声,也说明这东西很重。
张学强不动声色,伸手晃了晃,立刻有了手感,真重,怕不下五十斤,这一点王二猛倒是虚头巴脑。
这就不对盘了,按理说这么薄的边缘,不可能有几十斤重,难道说里面还包了个铅疙瘩?
他忽而想起行里人说过,有些太扎眼的东西,在战乱年代,被人用手法隐藏起来,通常会弄成赝品的样子,让人一看就扭头,这样才能保护好里面真东西。
可现在也没法当着人面打开看看,更没法收入仓库做实验。
“哎,哎,你打算在这儿过夜咋的,到底怎么说?”
男子不耐烦地催促起来。
张学强直起腰,笑嘻嘻说道,“您开个价,我看看买得起吗!”
可能是骗局,也可能是里面有货,这种玩意儿最难下决定,他让对方开价,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先试探试探再说。
男子一撇嘴,伸出五根手指头。
张学强嘴角一抽,“五什么啊,五斤棒子面是它,五斤银子也是它,您老到底给个准数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