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续1 暗流涌动酪饼香 (第1/2页)
毛草灵指尖捻着那枚泛青的银簪,在烛火下转了两圈。针尖的青黑像团化不开的墨,映得她眼底也凝了层冷光。
“阿云,去查淑妃宫里的小厨房,今天谁当值,用了多少驼奶。”她把银簪丢回妆奁,“别惊动任何人,就说是我想学制酪饼,讨个方子。”
阿云应声退下时,廊下的风突然卷进片枯叶,落在窗台上。毛草灵抬头望去,汀兰宫的宫墙在月光下像道沉默的剪影,墙头上巡逻的侍卫甲胄相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倒比白日里更让人觉得心惊。
她走到书架前,抽出那本阿古拉批注的《农事志》。皇帝的字迹遒劲有力,在“蝗灾防治”那页写着:“灵儿所言挖沟法甚好,明日召户部商议。”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像个得了趣的孩子。毛草灵指尖抚过那笔画,心里泛起暖意,却又很快被宫墙里的寒意浇灭——这份宠爱是蜜糖,也是穿肠的毒药,淑妃的酪饼,不过是第一剂试探。
三更时分,阿云才蹑手蹑脚回来,手里攥着张纸条,上面是她记的当值名单。“娘娘,淑妃宫里的掌勺嬷嬷姓乌,是先皇后的陪嫁,今天下午确实领了两斤驼奶,可小厨房的账簿上,只记了一斤。”
“剩下的一斤,怕是用来做‘手脚’了。”毛草灵把纸条凑到烛火上,看着它蜷成灰烬,“乌嬷嬷是科尔沁部的人?”
“是,听说当年先皇后在时,乌嬷嬷在后宫里说一不二。”阿云压低声音,“现在淑妃能笼络住那么多朝臣,多半是靠乌嬷嬷在背后牵线。”
毛草灵点点头。她入宫三个月,早已摸清乞儿国的势力盘根——科尔沁部是草原上最古老的部落,先皇后出身于此,淑妃作为其侄女,背后站着的是整个部族的势力;而阿古拉虽为皇帝,却因年轻继位,一直想摆脱部族掣肘,这也是他为何对自己这个“唐朝公主”另眼相看——她身后没有部族牵绊,反而能成为他平衡朝局的棋子。
“看来这酪饼,不止是给我吃的。”她冷笑一声,“淑妃是想试试,我这个‘外来者’,到底有没有被皇帝护着的资格。”
次日清晨,宫门口炸开了件大事——负责给汀兰宫送水的小太监,在井边突然抽搐不止,嘴角吐着白沫,太医诊断后说是中了毒,而那口井,正是汀兰宫和淑妃的“锦绣宫”共用的。
消息传到寿安宫时,太后正和毛草灵翻看佛经。老嬷嬷慌慌张张跑进来禀报,淑妃已经跪在宫门外请罪,哭着说要自证清白。
“哀家就知道,这清静日子过不长久。”太后合上佛经,琥珀佛珠在她腕间转得飞快,“灵儿,你去看看吧,毕竟是冲你来的。”
毛草灵走到宫门口时,淑妃正趴在地上,鹅黄色的宫装沾了不少泥,哭得梨花带雨:“妹妹!都是我不好,没看好宫人们,竟让歹人在井里下了毒,险些害了妹妹!”
周围的妃嫔们窃窃私语,眼神在两人之间打转。毛草灵却没看她,径直走到井边,侍卫正用木桶打水,井水泛着诡异的绿色。她蹲下身,闻了闻桶沿,突然皱起眉——这气味不是常见的毒物,倒像极了她在《百草经》里见过的“醉马草”,牛羊误食会抽搐昏迷,却不足以致命。
“淑妃姐姐这是做什么?”毛草灵扶起她,声音温和得像春日融雪,“不过是个小太监中了毒,太医说不碍事的。倒是姐姐,跪在地上沾了寒气,仔细伤了身子,让陛下心疼。”
淑妃没想到她会是这个反应,一时愣住了,眼里的泪还挂着,倒显得有些滑稽。
“再说了,”毛草灵转向围观的众人,声音清亮起来,“这口井是两宫共用,真要下毒,淑妃姐姐怎会拿自己宫里的人冒险?依我看,怕是哪个不长眼的奴才,想挑拨咱们姐妹关系。”
她转头对侍卫说:“把井封了,再去查最近谁在御花园采过醉马草。这东西虽毒不死人,却能让人昏睡三日,多半是哪个宫人想偷懒,才出此下策。”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给了淑妃台阶,又把事情定性为“奴才作祟”。淑妃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毛草灵递过来的帕子堵住了话头:“姐姐快擦擦泪,陛下要是看见了,还以为我欺负你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