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续3 石破天惊 (第2/2页)
广场上的百姓早已围拢过来,见危机解除,纷纷欢呼着抛起哈达。李夫人抱着孩子挤到台前,看到裂开的银镯子,眼圈泛红:"娘娘,这镯子......"
"它完成使命了。"毛草灵笑着将残片递给她,"李大人的忠魂,该回到您身边了。"
孩子伸手抓住残片,忽然指着祭台角落喊:"娘亲你看!小乌龟!"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角落的石壁上,画着只歪歪扭扭的小乌龟,正是孩子在破庙墙上画的记号。不知何时,记号旁边多了几行小字,是用尖锐石子刻的:"青鸟欲衔珠,忠魂护家国,稚子留记号,邪祟终难躲。"
字迹稚嫩,显然是孩子趁乱刻的。毛草灵看着那行"稚子留记号",忽然想起孩子说的"娘亲看到这个记号就能找到我",心头一暖——最朴素的牵挂,往往是最坚韧的力量。
清理祭台时,侍卫在黑袍人怀里搜出封信,是长安来的密函,上面写着"青鸟计划失败,速回"。信纸边缘还沾着点银粉,与花匠玉扳指里的"水银霜"成分相同,看来长安那边早已做好了弃子的准备。
"不必追了。"耶律洪将密函投入火盆,看着纸卷化作灰烬,"经此一役,他们再不敢轻易来犯。"他转头看向毛草灵,掌心轻轻抚过她腕间的裂痕,"委屈你的镯子了。"
"它很光荣。"毛草灵握紧他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最后一丝寒意。祭台的石板上,李大人的银簪残片与引灵石碎片相触的地方,竟长出了株小小的绿芽,在风中轻轻摇曳。
午后的阳光洒满广场,百姓们正忙着拆除祭台,孩子们在空地上追逐打闹,银铃般的笑声混着牧民的歌声飘向远方。毛草灵坐在临时搭起的看台上,看着耶律洪和巴图核对伤亡名单,忽然觉得手腕一空——银镯子彻底断成了两截。
她没有惋惜,反而将断镯放进锦囊。这镯子见证了阴谋与守护,承载了忠魂与牵挂,早已不是普通的饰物。
"在想什么?"耶律洪走过来,手里拿着块新的玉佩,上面刻着只展翅的雄鹰,"老萨满说这是用黑石山的暖玉做的,能安神。"
毛草灵接过玉佩,触手温润。远处,李夫人正教孩子放风筝,风筝飞得很高,在蓝天上化作个小小的黑点。她忽然想起黑石山脚下,孩子塞给她的那块奶糖,甜味仿佛还留在舌尖。
"在想,以后的日子该多甜。"她抬头看向耶律洪,阳光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阴影,眼底的温柔像草原上的湖泊,"没有引灵石,没有青鸟,只有奶酒和哈达。"
耶律洪握住她的手,将玉佩塞进她掌心:"会的。等处理完后事,我带你去月牙泉,那里的泉水能映出星星,比长安的朱雀大街好看。"
风穿过广场,卷起地上的花瓣,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毛草灵低头看着掌心的玉佩,忽然明白,所谓的"纯净灵力"从不是虚无的善意,而是具体的人——是替主挡箭的忠魂,是守护孩子的母亲,是追风筝的稚子,是并肩作战的彼此。
这些人,这些事,像散落的星火,终会在某个时刻汇聚成燎原的光,将所有黑暗驱散。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块引灵石被玄铁盒封存,沉入王宫的深井。毛草灵站在井边,看着侍卫封死井口,忽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
"娘娘,苏先生让我把这个交给您。"乌兰递来个药包,里面是晒干的艾草和桃木片,"他说这些能安神,还说......三月初三的月光最好,适合酿酒。"
毛草灵接过药包,艾草的清香混着晚风飘向远方。她知道,苏文说的酿酒,是想让她忘了这些天的刀光剑影,记住此刻的安宁。
天边的四星渐渐隐去,只留下最后一颗亮得格外醒目,像黑石山脚下那个孩子眼里的光。毛草灵抬头望去,忽然觉得,这颗星或许不是什么"会跑的星星",而是无数守护之光汇聚成的坐标,指引着他们走向真正的安宁。
她转身往回走,腕间的断镯在锦囊里轻轻碰撞,发出细碎的声响,像在唱一首关于守护与新生的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