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4章 刘表震怒毒士献计,罗辰笑纳“抚越”大礼包 (第1/2页)
襄阳,州牧府。
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了一般。刘表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手中的一份密报,已被他捏得变了形。
下方,蔡瑁、蒯越、王璨等一众荆州核心文武,皆是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好!好一个罗辰!真是本牧的好臣子!”刘表终于开口,声音冰冷,充满了压抑的怒火。他将手中的密报狠狠摔在案上,“让他出兵,他给本牧送来两千蛮子!还美其名曰‘以夷制夷,为王事尽忠’!他当本牧是三岁孩童吗?”
“一个汉蛮联姻的大典,办得比本牧的寿宴还要风光!整个荆南的商贾豪强,趋之若鹜!他这是要干什么?他这是在向整个荆州宣告,他罗辰,才是荆南真正的主人!”
刘表越说越气,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本牧的‘合法吸血’之计,竟被他拿来做了一场盛大的政治秀!他不仅没被削弱,反而借此收拢了蛮人之心,整合了荆南势力,威望更胜从前!简直是奇耻大辱!”
堂下众人,无一人敢接话。
尤其是当初献上此计的王璨,更是低着头,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自负才智过人,算无遗策,却没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毒计,竟被罗辰如此轻巧地化解,甚至还反过来利用,成了对方更上一层楼的阶梯。这对他而言,是莫大的羞辱。
“舅兄!”刘表将目光转向蔡瑁,“你领兵三千,即刻南下!本牧要亲眼看看,他罗辰的脖子,到底有多硬!”
蔡瑁闻言,精神一振,刚要出列领命,一旁的蒯越却抢先一步,出言劝阻。
“主公,万万不可!”蒯越躬身道,“如今江夏战事未平,孙策在东面虎视眈眈。若此时我们再与罗辰刀兵相向,致使荆州内部大乱,岂不是正中孙策下怀?此乃亲者痛,仇者快之举啊!”
“那依你之见,就任由他这么猖狂下去?!”刘表怒道。
蒯越沉吟道:“罗辰此子,气候已成。强行打压,只会逼得他狗急跳墙,玉石俱焚。为今之计,宜以捧杀之策,徐徐图之。”
“捧杀?”刘表眉头一挑。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王璨,忽然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他出列,对着刘表深深一揖。
“主公,蒯别驾所言极是。强攻不如智取。臣,有一计,可不费一兵一卒,便能将罗辰置于死地,让他自己把自己的血,流干耗尽!”
“哦?”刘表来了兴趣,“仲宣(王璨的字),你有何妙计,速速说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王璨身上。
王璨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冰冷的残酷:“主公,罗辰不是喜欢教化蛮夷,宣扬王化吗?那我们就成全他!”
“他不是与武陵蛮联姻,自诩能抚平南蛮吗?那我们就给他一个名分,给他一个更大的舞台!”
王璨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的笑意:“臣恳请主公,举荐册封罗辰为‘抚越中郎将’,持节,都督荆南及交州诸军事!”
“什么?!”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蔡瑁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反对:“不可!‘抚越中郎将’,持节,都督数州军事!这可是封疆大吏才有的权力!这不是等于承认了他在荆南的地位,还让他名正言顺地掌控兵权吗?王璨,你是不是疯了!”
“蔡将军稍安勿躁。”王璨不慌不忙,对着蔡瑁微微一笑,那笑容看得蔡瑁心里发毛。“这官职听起来是天大的恩赏,但实际上,却是一杯穿肠的毒酒。”
他转向刘表,详细解释道:“主公请想,‘抚越’,抚的是哪个‘越’?不仅仅是荆南的武陵蛮,更包括了南边,那片广袤无垠、瘴气横行、部落林立的交州之地!”
“交州?”刘表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正是!”王璨的声音透着兴奋,“交州偏远,山高林密,其中的士燮虽名义上归顺朝廷,实则与土皇帝无异。其下的各个部落,更是凶悍异常,与汉人积怨已久。这‘抚越’二字,说得好听,实际上就是一桩吃力不讨好,甚至是有去无回的苦差事!”
“我们给他这个官职,就是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任务。他罗辰接了,就必须去平定交州。交州是什么地方?是蛮荒之地,是无底洞!他有多少兵马,多少钱粮,够填进去的?他手下那些精锐,到了那瘴疠之地,水土不服,能剩下几成战力?他必然会被拖死在南方的泥潭里,再也无力北望!”
“那他若是不接呢?”蔡瑁追问道。
“不接?”王璨冷笑一声,“那更好!抗旨不遵,就是公然谋反!届时,主公再发兵征讨,便是师出有名,天下人都只会说他罗辰野心败露,咎由自取!到那时,我们再收拾他,便是名正言顺,易如反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