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好事多磨 (第2/2页)
刘清明和他握了握手:“周会长过奖了。”
周大海身后,还跟着两个人,都是林城餐饮界有头有脸的老板。
一番客套寒暄之后,众人落座。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秀莲便提起了正事。
“周会长,今天请大家来,是有点事想请大家帮个忙。”
“王总您说,只要我们能办到的,绝不推辞。”周大海拍着胸脯保证。
他知道,王秀莲的“时代先锋”大卖场,是省电信公司的大客户,生意做得很大。
这样的人,他自然要结交。
王秀莲看了刘清明一眼。
刘清明便开口说道:“各位老板,是这样的。我们云岭乡,今年搞了一个特色养殖项目,养殖小龙虾。”
“小龙虾?”周大海愣了一下,“就是河里沟里常见的那种带壳的虫子?”
“对。”刘清明点头,“不过我们是人工养殖的,干净,卫生,个头也大。”
另一个姓李的老板皱起了眉:“刘书记,这东西……能吃吗?我听说这玩意儿什么都吃,脏得很。”
这正是刘清明需要解决的观念问题。
他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解释:“李老板,您说的没错,野生的小龙虾,生长环境确实不确定。但我们云岭乡养殖的,完全不一样。”
“我们专门开辟了干净的水塘,用的都是山泉水,饲料也是特配的,保证无污染。”
“最关键的是,这东西味道非常好。我们请专业的厨师研究了多种口味,麻辣、蒜蓉、十三香,每一种都别具一格。”
周大海还是有些犹豫:“刘书记,不是我们不相信你。但这毕竟是个新东西,林城的食客能不能接受,不好说啊。我们开门做生意,担不起这个风险。”
刘清明早有准备。
“周会长,各位老板,我理解大家的顾虑。”
“这样,我先说一个事。前段时间,林城市委市政府的机关食堂,已经引进了我们的小龙虾,反响非常好。”
这话一出,包厢里安静了下来。
周大海和另外两个老板面面相觑。
机关食堂,那是什么地方?
能在那里上桌的菜,首先就得保证绝对的安全。
而且,能得到领导们的认可,说明这个东西的味道,确实不差。
这个事实,比刘清明说一万句都有说服力。
王秀莲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我尝过了,味道确实不错。而且这东西吃法新颖,一群人围在一起,戴着手套剥虾,喝着啤酒聊天,很有气氛。我觉得,很适合做夜宵,或者当成特色菜来推。”
周大海的脑子开始飞速转动。
他是个商人,有着敏锐的嗅觉。
新东西,意味着风险,也意味着机遇。
如果真像他们说的,这小龙虾能火起来,那谁先做,谁就能抢占先机。
“刘书记,你们的产量有多大?价格怎么说?”周大海开始问一些实际的问题。
“目前第一批的产量,每天供应林城市场几千斤没问题。至于价格,我们可以给各位一个最优惠的合作价,保证大家有足够的利润空间。”
刘清明把准备好的价格方案拿了出来。
几个老板凑过去看,一边看一边小声盘算着。
最终,还是周大海拍了板。
“行!刘书记,王总,我们信你们一次!”
“这样,我们先不定死合同。我们几家店,先拿一部分货试着卖卖,搞一些推广活动。如果市场反响好,我们再签长期的供货协议,怎么样?”
“没问题!”刘清明爽快地答应下来。
这已经达到了他这次来的主要目的。
只要能打开一个缺口,他就有信心让小龙虾在林城火起来。
事情谈成,接下来的气氛就更加热烈了。
一顿饭吃完,宾主尽欢。
在王秀莲的穿针引线下,刘清明与这几位餐饮老板,顺利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云岭乡的小龙虾,总算是在林城这个大市场,找到了一个释放产能的出口。
第二天,刘清明告别了父母,回到了云岭乡。
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即将获奖的事情,每天依然按部就班地工作。
上午,他会召集乡里的干部开个短会,安排一天的工作。
下午,他会开着那辆老旧的拉达,或者干脆步行,在乡里到处转转。
他去了乡里分布在各个村的小龙虾养殖基地,看到一个个稻田或是水塘里,小龙虾长势喜人,心里很是欣慰。
他还去了梅花鹿养殖基地,那只林雪接生的小鹿,已经长大了不少,跟在母鹿身边,活蹦乱跳。
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乡里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板蓝根的长势很好,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希望。
村民们的脸上,笑容也越来越多了。
刘清明渐渐都快忘了得奖那件事。
这天下午,他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
乡办公室主任汤学谦敲门走了进来。
“刘书记,市里的电话。”
汤学谦把电话转接了进来。
刘清明拿起话筒。
“喂,你好。”
“我是汪明远。”
电话那头,传来市长汪明远略带严肃的声音。
刘清明坐直了身体。
“汪市长,有什么指示。”
“清明,有件事,你知不知道?”汪明远的话。
“市长请说。”
“省里接到举报,说你为了搞政绩工程,在云岭乡盲目上马不切实际的种植项目,与云州制药厂签订高风险合同,可能会给乡里和市里的国有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刘清明一愣,这事情还真是说来就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