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致富之路 (第1/2页)
参加完婚礼的第二天,刘清明便开车返回了云岭乡。
他这个乡里的一把手,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在外面逗留。
新的一年开始了,乡里的事情千头万绪,都在等着他回来拿主意。
通往市里的公路修通之后,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物资流通得到了保证。
云州制药厂的原材料供应合同,像一针强心剂,注入了云岭乡的田间地头。
整个乡的春耕面积,直接扩大了百分之六十。
大量的坡地和沙壤地,都种上了板蓝根。
为了打消农户的顾虑,云岭乡供销合作社直接出面,与农户签订了保底收购的供销合同。
农村信用合作社则依据这份合同,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他们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
一整套的配套措施,彻底解除了农户们的后顾之忧。
刘清明一回到乡里,就立刻召集了所有乡干部开会,督促他们下到村里去。
他要求干部们以现场办公的形式,为农户解决春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会议结束后,他把副乡长于锦绣单独留了下来。
“目前板蓝根种植这件事,就是我们云岭乡的头号大事。”
刘清明看着于锦绣,表情严肃。
“一万亩的种植面积,必须得到落实。所有的干部,一个村一个村地包干,全部签订责任书。”
“完成得好的,年底我会向乡里申请,给予奖励。完不成任务的,不仅没有奖金,年终考核还要扣分。”
“于乡长,这件事,我希望由你来抓总。”
于锦绣听到这个安排,愣了一下。
“书记,为什么看上我?”
她不是很明白刘清明的用意。
“别胡说八道,什么就看上你了。”刘清明打断了她的话。
于锦绣的脸微微一红:“干嘛那么紧张,我又不是说你看上我这个人。”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的能力平平,你为什么会提拔我当副乡长,还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
刘清明靠在椅背上,看着她。
“因为你这个人,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比起那些只知道鱼肉乡里的坏份子,你至少还有点良心。”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
“在现在这个乡政府里,我找不到比你更合适的人,只能勉强用你了。”
于锦绣听着这番话,心里五味杂陈。
这算是夸奖吗?
“真的吗?”
“你要是不想干,我现在就可以去找别人。”刘清明作势要拿起电话。
“别!”于锦绣急忙说,“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干的。”
“一定要干好。”刘清明放下电话,“否则我这个书记,还得继续兼着乡长的活,太累了。”
于锦绣这才露出了笑容。
“我知道了,书记,我马上去安排工作。”
女人说完,转身一溜烟地跑掉了,充满了干劲。
刘清明看着她的背影,也在慢慢适应自己作为一把手的工作方式。
要团结同事,要信任同事,要做好一个班长,而不是一个事事亲为的兵。
在他年前谈成的三个项目中,板蓝根和养鹿算是一体两面,都属于药用价值的产业。
而小龙虾养殖,却是一个需要从零开始培养市场的项目。
这件事交给别人,他们既不懂,也不会做,只能刘清明自己来抓。
好在小龙虾正式上市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前期的市场布局已经开始初见成效。
清南市、林城市的党政机关食堂,作为第一批试吃单位,反馈非常良好。
一周一次的麻辣小龙虾供应,让那些本身就很讲究口味的公务员和党政干部们,一个个吃得意犹未尽。
很多人都在打听,下一次什么时候还能吃到。
当听说供应量有限,一周只能吃到一次的时候,不少人还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反映,希望能够加大供应量。
除了机关食堂,市面上的餐饮行业,也开始了市场预热。
刘清明对这个前世红遍大江南北的国民美食,市场接受程度毫不怀疑。
在他的规划里,等到市场渐渐认可之后,云岭乡将对“云岭小龙虾”这一产品进行全方位的品牌包装。
通过举办诸如“小龙虾美食节”之类的活动,打造一张属于云岭乡自己的特色名片。
时间一晃,就走到了五月份。
云岭乡的第一批板蓝根药材,顺利通过了云州制药厂的验收,所有批次都被确认为优等品。
五月底,第一期三千亩的产量完成了交割。
拿到回款的农户们,个个兴高采烈。
其中占了一半多的东山村村民,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他们这辈子,从来没有一次性拿到过这么多钱。
整个“云岭新村”热闹得像是提前过年,家家户户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因为他们真真切切地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刘清明在年前对他们许下的每一个承诺,都在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
刘清明特地来到“云岭新村”,和村民们分享这份喜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