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公开考核 (第2/2页)
“说法?”何群皱眉,“什么说法?”
“云岭乡的回函里说,坚决拥护市里的‘统一安排’。现在,他们又搞了一个‘适应性考核’,说白了,就是公开考试。”汪明远看着何群,“我们是支持,还是反对?”
何群陷入了沉默。
汪明远继续说:“现在省里批了700万美元的订单,正是需要我们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抓生产、促经济的时候。如果因为几个教师编制的问题,在下面搞得人心惶惶,传出去影响不好。”
他加重了语气:“吴省长对这件事很关注。”
听到“吴省长”三个字,何群的身体明显动了一下。
“那依明远市长的意思……”
“我看,就按制度来。”汪明远说,“云岭乡愿意搞考核,就让他们搞。我们市里,正好可以把这件事当成一个试点。如果效果好,以后可以在全市推广。这也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探索嘛。”
他把这件事,直接拔高到了“改革”和“试点”的高度。
何群是个求稳的人,他不想得罪组织部,但更不敢得罪省长。
想到那天调研,吴省长似乎对这个刘清明印象颇好。
他又犹豫了。
汪明远给的这个台阶,他不能不接。
“好,就按明远市长说的办。”何群最终拍板,“我来跟组织部和教育局那边沟通。”
“那就辛苦何书记了。”汪明远站起身。
他知道,这件事,成了。
***
市教育局,副局长办公室。
钱通接到何群书记亲自打来的电话后,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让他们考?”钱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是市委的决定。”何群的语气不容置疑,“汪市长也同意了。你们教育局要做的,就是配合好云岭乡的工作,通知相关人员,按时参加考核。”
“可是,何书记……”
“没有可是。”何群直接打断他,“钱通同志,你要看清大局。现在全市的中心工作是抓经济,不要因为一些小事,影响了发展。”
电话被挂断了。
钱通握着话筒,半天没回过神来。
风向,怎么突然就变了?
他立刻把电话打给了组织部的焦作仁。
“老焦,出事了!何书记亲自打电话来,让我们配合云岭乡搞考核!”
焦作仁在那边也是一肚子火:“我也刚接到通知。这个汪明远,刚从省城回来,就给我们来了个下马威!”
“那现在怎么办?那些打了招呼的……”钱通急道。
“还能怎么办?”焦作仁的声音里透着疲惫,“通知他们,必须去考试!考不上,教编就没了!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挂了电话,钱通瘫坐在椅子上。
他拿起桌上的名单,一个一个地拨通了电话。
“喂,是老李吗?你侄女那个事,有点变化……”
“喂,王处长啊,你家孩子那个事,得去云岭乡参加个考试……”
一时间,清南市不少家庭都乱成了一锅粥。
那些以为十拿九稳的关系户们,做梦也没想到,一个乡镇的教编,居然还要考试。
本来这些事情都摆在水面下,收哪个不收哪个,由云岭乡来决定。
他们之间心照不宣。
可现在,一切摆上了台面。
所有人成为了直接竞争对手。
怎么竞争?
肯定不能拼成绩啊。
那就只能拼关系了。
钱通都能想象得到,那些他也惹不起的人物。
会如何地不满意。
现在就算要退,可能也由不得他们。
毕竟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拼不过吧。
最终这把火,会不会烧到教育局?
那几乎是肯定的。
自己这是惹多大一个麻烦啊。
钱通烦得一逼。
***
云岭乡政府。
刘清明看着于锦绣送来的第一批报名候选人资料,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名单上的人,他大多不认识。
但他能猜到,这些人背后,都站着市里大大小小的关系网。
“乡长,一共报名了二十三个人,抢五个名额。”于锦绣说。
“还真不少。”刘清明翻看着资料,“这里面,有几个看起来还不错。”
他指着其中一份简历。
“这个叫张静的,师专毕业,成绩还行,还有在重点中学的实习经历。”
“还有这个,李默,虽然只是专科,但有三年的乡村代课经验。”
于锦绣点点头:“确实有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但大部分……简历都写得很含糊。”
“意料之中。”刘清明把资料放下,“现在,轮到我们出题了。”
他拿出手机,找到了林雪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
“林雪,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你说。”林雪的声音还是一如既往的清冷。
“我们乡要公开考核一批老师,我想请你,帮我们设计一套考试题目。”
“我?”林雪有些意外,“我是搞畜牧研究的,怎么会出教师的考题?”
“专业知识部分,我们可以找县里的老师帮忙。我需要你设计的,是另一部分。”刘清明说,“关于实际教学能力的测试,还有心理素质的考核。你是高材生,你知道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
“刘清明,你要想清楚。”林雪的声音很严肃,“市里那些人,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知道。”刘清明说,“所以我才需要一套无懈可击的考题。让他们输得心服口服。”
“好,我帮你。”林雪最终还是答应了,“但是你一定要小心。”
“放心吧,设备的事,我给高市长通了气,他会帮我们搞定。”
“嗯。”林雪很高兴,这样一来,项目又可以推进了。
挂断电话,刘清明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青山。
他知道,这件事需要尽快有个结果。
否则就太耗时间了。
体制内办点事,怎么那么难呢?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刘清明犹豫了一下,按下了接听键。
“是刘乡长吗?”电话里传来一个经过处理的、沙哑的男声。
“我是。”
“年轻人,不要太气盛。”那个声音阴冷地说,“有些游戏,你玩不起。再不收手,自食其果。”
刘清明的心猛地一沉。
又来了。
这个声音,这个语气,就是那天在二道河子村。
出现的警告。
难怪,市里的行动会来得那么迅速
其背后,还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