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四战场 (第2/2页)
别的不说,这方面他还是有发言权的。
在滇缅公路,同样也是多山丛林地带,和鬼子的游击战并不少。
若是借助这两个扇叶,那可以说能将第四战场的两个集团军拖入泥潭无法自拔。
“我倒是希望鬼子放弃黎城防线进入山区和我们打游击战。”
“这些年,鬼子在东南山区扫荡数十次,但从来没有真正打进去,在东南山区内,鬼子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鬼子打不来游击。”
西白山笑了笑,如果在正面战场他还有些许的担忧,担心自己打不进去。
但要是鬼子真的舍弃黎城进入山区,那不好意思,整个东南山区昔日就是青龙集团军打游击的地方,可以说他们根基最为深厚的地方,鬼子在这里面打游戏,哪怕是一兵一卒的调动,都逃不过他们的掌控。
“嗯!”龙保云点了点头,便不再提出质疑。
“第2师,第22师是怎么回事,不是预备役,但看这部署,是要突进阻击?”却是此时,苏豪眉头一锁,忍不住的质疑了起来。
虽然他真没有上过军校,也没有培训学习过。
但耳濡目染,至少现在对军事部署地图是能看的明明白白的。
东出指挥所的七个指挥部,除了协调五方军团之外,就是相互挑毛病!
真正的军事指挥权,在七个战场的前敌指挥部,不需要请示直接调动各自战场的部队参战。
但是,不管是事前请示还是事后调动,涉及一个军兵力的调动,必须要经过东出指挥所的质疑论证。
一百二十六万大军,敌我双方两百万兵力近千公里的战线,任何一个指挥官的脑容量都不够事无巨细的了解并不犯失误的指挥。
前敌指挥部负责打仗,东出指挥所负责论证。
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还失败,那就只能是实力的差距而不是指挥的差距。
而在第四战场,除了正面战场和预备役和机动部队,他还看到两个无所事事的主力师。
就在正面战场但并没有参战的打算。
“打进黎城,我们还是有信心的,但是,想要彻底消灭鬼子,就必须阻击鬼子的撤退路线,若是能吃掉鬼子的三十六师团,那对武安战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白山点了点头。
“具体的军事指挥,我不懂,但是!”苏豪话锋一转的道:“我认为如此近的距离,而且还是开阔的平原地带,不必突进阻击,稳扎稳打的推进就行了。”
“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从正面压缩鬼子的阵型,将鬼子逼退黎城涉县,退守武安,就算是完成了第四战场的作战任务。”
“至于歼灭鬼子三十六师团,没必要冒此风险。”
“两个师突进打阻击,势必会被前后夹击,就算是阻击成功,两个主力师也会损失惨重。”
苏豪眉头紧皱的摇头,并看向了各个参谋道:“我要强调一点,也希望诸位通告各指挥部,在制定作战计划及作战任务之时,要打破过往战斗经验和习惯,要尽可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伤亡的战斗任务。”
“比如,黎城战场的突进阻击!”
“如果在以前,这样的战斗方式,没有任何的问题,毕竟,能够歼灭一个师团的鬼子,那战果是空前的,能够以两个师换取鬼子一个师团,肯定是大赚特赚。”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
“我们的战术思维也要变一变,怎么变,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持和实战经验,我不予置评。”
“但是,我认为是保持一个原则!”
“子弹炮弹,我们有航空学府支持,各个战场战备军火库都在二十四小时的往里面转运,这一点诸位放心,目前在五道口的后勤运输车辆已经增加到了八千辆,等和大毛的交易完成,第一批最少有五万辆车辆投入到东出作战的后勤运输。”
“子弹炮弹管饱!”
“轰炸机,我们有五道口飞机场两个轰炸大队的火力支援,而且这个数量还会有所增加,空中火力炮弹管够。”
“除此之外,太原兵工厂,大同兵工厂,五道口兵工厂,长安兵工厂,运城兵工厂,晋西兵工厂,洛阳兵工厂,且还有正在建设的潞安兵工厂,晋城兵工厂等。”
“在东出作战中,我们预计有十二个超大规模投入生产的兵工厂支持,因为子弹和炮弹有五道口解决,所以这些兵工厂除了少部分需要制造前沿战备弹药外,全部转入了重型兵工厂。”
“即制造远程火炮,坦克,装甲车,碾雷车及其他所需的汽车,火车的蒸汽车头等!”
“可以说,远程火炮尽可能的在保证一个军有一个三十六门远程火力的炮团。”
苏豪顿了顿,眉头紧锁的补充道:“一句话,弹药管够,大炮一寸一寸的往前炸着推进,子弹一千万一千万的往前覆盖。”
“东出作战,与诸位以往打过的所有仗都不一样,诸位也要与时俱进的打富裕仗,打强火力仗,减少人员的牺牲,用火力洗地模式在战场推进。”
“所以在第四战场的黎城进攻战中,组织突进阻击部队,没有这个必要,就让鬼子撤退,让鬼子退守组织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
“我们一道防线一道防线的往进去轰!”
“非必要无需冒险阻击。”
“现在已经不是存人失地,人地皆活的时代了,而是攻城夺地的时代,东出作战的目的是收复失地,而不是消灭鬼子有生力量。”
苏豪说罢,便不再多言。
在第三战场的部署问题上,他就想要说这些话了。
但是第三战场和第四战场不一样,井陉关的确是没有办法大规模的调动后勤车辆往前线运输弹药。
所以,面对第三战场要渗透三个师敌后切断鬼子补给线,是可以理解的。
但第四战场不一样,黎城是可以展开炮兵阵地的,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后勤运输,而且装甲车推进也能展开。
这种情况下还要突进阻击,就没有必要了。
从正面往前推进就可以了,跟鬼子入侵华夏一样,从正面从整条防线上进行稳步推进战线。
至于是逃是死守,无关紧要。
“这!”西白山微微一顿,认真思考了起来。
而整个会议室内的所有参谋人员,也是凝重的思考了起来。
“咳咳,苏校长有句话说的没错!”陈保成思虑片刻,也是极为认真的点头道:“我们现有的军事理论,要么是基于保定军校,要么是基于黄埔军校,亦或者西南,晋州,西北等军校。”
“但不管是哪个军校,各有特色,但大差不差,都是在武器装备落后情况下的军事理论。”
“但是,如今我们五方军团的武器装备,除了远程火力和坦克之外,其余装备,全部优于鬼子。”
“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我们此次东出作战的兵力,战斗力今时不同往日。”
“火力即便是中央军精锐,也拍马不及。”
“这种情况下,我们是否还要按照以前的军事理论来指挥,的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如苏校长所说的,弹药管饱,炸平鬼子防线往前推进,鬼子撤退,我们便稳扎稳打的推进,鬼子若是死守,那就把鬼子阵地夷为平地。”
整个会议室内的所有人都深吸一口气。
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听到这方面的言论了,但是,这样的战斗方式,真的需要适应。
一时半会很难做出改变,尤其是军事部署上面,很容易自动忽略掉这一点。
“那就在第四战场试试实战效果!”西白山思考良久,还是同意了苏豪的意见,撤销了两个主力师的突进阻击,改为正面稳扎稳打的推进。
“嗯!”苏豪本来就不想在陆军的事情上多言,只是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提了意见,不管参谋部的众人听不听,他都不会再强调这个问题。
陆军的事情他只是配合的参谋人员,他身为华夏空军司令部总司令,不适合插手陆军事务。
“诸位还有意见吗?”陈保成见此,也再次看向了众多参谋人员。
此次会议本来就是大战略部署和各战场部署会议,只质疑和讨论各战场军事部署问题。
所以,只要军事部署没有问题,就无人再质疑。
提出质疑,回答质疑,解决质疑。
整个会议室无人再说话,陈保成便点了点头:“第四战场就这样了,下面第五战场!”
第五战场壶关战场。
就在牛头岭南面十公里的位置,北有百谷山,南有双龙山,是军事和交通要塞。
鬼子在壶关依托山地地形,布防了一个师团的兵力,给上党地区的交通线上眼药水。
如果不解决壶关的鬼子,那五道口和晋城的交通线,随时都会受到威胁。
若是去解决,壶关的的确确是易守难攻,且进可攻退可守,再退可继续守的地方。
所以,考虑再三,五方军团还是派了两个集团军,能打就打,打不了就封锁,阻止鬼子从壶关出来袭扰沁河运输线。
至于真正的军事兵力以及进攻重点。
实际上在第六战场的陵川和第七战场的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