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第三战场 (第1/2页)
“井陉关西扼三县咽喉,东控石市门户,乃是晋冀两地最重要的通道,无论是打进来还是打出去,防守方都拥有非常大的优势。”
“井陉关呢,是一条长达十二公里的谷道,其中被长生口,核桃园切割为三段峡谷。”
青龙第4集团军副司令杨澄源止不住的摇头,指着地图道:
“娘子关,位于绵河河谷,山势极高,河谷极深,山坡陡峭,皆是易守难攻之地,。”
“我们想要夺回井陉关控制权,就必须将战线从娘子关推进至乏驴岭,就十公里。”
“但这十公里的推进,将会受到鬼子前所未有的阻力。”
“从乏驴岭出山,地势开始逐渐平坦,视野逐渐开阔,大部队便能完全展开,而石门对于小鬼子而言,也是至关重要。”
“可以说,石门乃是整个华北的铁路网的中枢之一,鬼子也绝不会如放弃晋州那般放弃石门。”
“所以说,井陉关攻坚战,是关键。”
顿了顿,杨澄源不由看向了南天春,眉头紧锁的问道:“南司令,你们平时都是怎么过井陉关的?”
并不是探秘,而是进攻井陉关需要。
井陉关太难打了。
进攻井陉关,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一条是顺着绵河谷地,也就是正太铁路的路线,这条路相对要好走一点。
另一条是井陉关古道,也就是,固关长城,核桃园,长城这一段长达十二公里的古道,这条古道最窄的地方甚至只能容一匹马通过。
毫无疑问,这两条路都被鬼子掌控,现如今更是鬼子重兵云集的地方。
所以,他想来想去,如果真的要两个集团军一左一右去进攻,难度非常高而且还不一定能打下来。
就算是打下来,也会伤亡惨重。
所以,他思来想去,认为想要攻破井陉关,就不能只是正面推进。
需要通过一些神不知鬼不觉的通道,绕开绵河谷地和井陉关古道,潜入进两条山道汇聚一地的后方,井陉县区。
不能是游击队,游击队在正面战场上没有用。
必须要派遣两个师以上且能打硬仗的兵力,进入井陉县区,去把井陉关的后方给偷了。
如此,正面战场才能找到突破口。
晋州战场溃败之后,鬼子迅速的加强了井陉关防务,现如今在井陉关和石门地区的,是鬼子110师团整整一个加强师团的兵力。
在两条山道里面,只有天知道鬼子布置了多少阵地。
可如果能把井陉县区给占领了,将井陉关和石门的联系切断,那基本上整个井陉关都孤悬在外。
“从大青山南面向东南穿插,抵达璧山后从大清垴穿插进璧山沟里面,再向北穿插进小清垴,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也可以从北边的红岩岭穿插到红河大峡谷,在辛庄一带进入翻过猴头山,就能直接抵达井陉矿区。”
“这些地方,都是可以通过一个师的兵力。”
南天春说着,是真的犹豫了一下,拿着笔在地图上迅速的画出了五余路线。
是真的对昔日的晋绥军,现在的青龙4集团军掏心掏肺了。
这五条路线属于晋察冀军区的最高机密,是除了绵河谷地,井陉关古道之外,能够大规模行军的路线。
这些年他们经过井陉山区的猎人,进行了大量盲探,这才探出来五条可以绕开鬼子封锁的路线。
晋州冀州之间的往来,就是通过这些路线频繁往来。
尤其是。
如果按照之前的计划,破袭鬼子铁路网的指挥部,也是从晋东南一路转移到娘子关北面,接近井陉矿区的红河大峡谷。
正在转移之中,这才因为发现空军学校后,停止了转移。
毫不客气的说,鬼子在井陉关设置的关卡,对他们完全没有用。
“嘶!”杨澄源盯着五条路线,也是忍不住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说实话,就这一点,都足以令人敬佩八路军。
太行山内的地形极其复杂,山高林密且陡峭无比,稍不留神都不是迷路了,而是掉进悬崖峭壁。
可是八路军,竟然能够在太行山中找到如此之复杂的五条路出来,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别的他不知道,但是,璧山,红岩岭都是这一段太行山地形极其复杂的地方,甚至还有千丈之高的悬崖峭壁,根本就不是过人的地方。
而这,竟然还能有大规模行军的路线。
“悬崖峭壁的背后,没准就是一马平川,这个世上,很少有孤峰悬山,只不过,需要花费功夫去找这样的一条路出来。”
南天春没有得意,这每一条路的背后都有为了开辟新路线而付出生命的战士,也是逼不得已之下才去找的。
若是能从绵河谷地,娘子关古道通过,也不至于去找出这些路出来。
“杨司令,说说你的想法吧!”南天春也没有再耽误,既然杨澄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就心里面已经有进攻井陉关初步的想法了。
而且,这个想法和他不谋而合。
“微水镇,青石岭!”杨澄源当即不再犹豫,手指移动在了太行山东部,石门与井陉关之间,正太铁路线两侧的两条山岭之上。
“井陉关易守难攻,虽然我们的兵力占据优势,但是,在井陉我们的十四万兵力完全施展不开,而且装甲车也没办法开展。”
“如果想要拿下井陉,必须要从后方切断鬼子石门与井陉关的联系。”
“但是如今鬼子在石门有一个加强师团的兵力,如果只是小股部队的绕后,起不了太多的作用,所以,必须派两个师的野战部队,一路从右翼绕后攻占微水镇,一路从左翼绕后攻占青石岭。”
“将岩峰关的路线彻底封锁,在井陉关东侧外围,反封锁井陉关。”
这也是部署赶路之后,思虑良久的想法。
只需要在微水镇和青石岭坚守三天,三天之内,正面部队便能推进至井陉关。
“哈哈哈!”南天春忍不住的大笑:“杨司令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地方,井陉矿区。”
“既然要敌后建立反封锁防线,那就彻底一点,遣三个师分别攻占微水镇,青石岭,双龙岭!”
“彻底封锁井陉县区,阻击石门方向的鬼子同时,收复井陉县区,彻底切断鬼子的补给线。”
“而在正面,我们分三个方向进攻井陉。”
“左翼在盂县方向,主攻绵河谷地进攻娘子关。”
“右翼在昔阳方向,主攻松烟镇和黑山镇,攻占后扼守南线公路。”
“中路在平定方向,主攻井陉关古道进攻固关长城。”
“左中两路在井陉关汇合,只要等我们的重装部队跟上来,那我们完全可以在井陉县区和鬼子展开一场大规模重装部队作战。”
听着南天春的话,杨澄源也不由一喜,此次和南天春合作,没想到这么顺畅,而且这般契合。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掌握鬼子在井陉的布防!”杨澄源指着左中两条主攻路线。
鬼子110师团有三个旅团,经过加强之后有四个旅团,差不多两万一千的总兵力。
根据现有的情报,鬼子有两个旅团在石门地区,维持石门稳定以及在平汉线邢台以北石门以南布防。
另有一个暂编联队位于黑山镇和松烟镇之间的长达八十余公里的山沟里面拉铁丝网,建炮楼,关卡试图封锁太行山。
这是鬼子的华北方面军加强之后的兵力,在此之前,石门地区只有一个旅团和特设联队。
在井陉矿区,鬼子只有一个大队的兵力。
除此之外,鬼子的两个旅团分别驻守绵河谷地和井陉关古道。
其中131旅团在绵河谷地,132旅团在井陉关古道。
按照此前的鬼子防御及关卡,在这两个通道中,总共有七处关卡和八个防御阵地,规模都不大,只是以关卡加炮楼,另外各有一个据点的形式存在。
但现在,估计早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还需要进一步的探查才能确定。
因为他们是进攻方,鬼子是防守方,所以,主动权现在在他们的手里,在没有掌握鬼子百分之八十的布防情况之前,他们可以选择不发起主攻进攻。
但是,进攻时间还是要抓紧。
第三战场的防线太长了,从最南端的松烟镇,到最北端的滹沱河,长达一百五十公里的防线,都需要第三战场来防守。
因为第三战场,也不是主攻地点。
晋州五方军团的战略目标如果是北上东北和东北抗联汇合,自然就必须把石门这个桥头堡拿下来。
而且第一,第二战场也会成为主力集结的位置。
但是现在,晋州五方军团的战略目标是徐州,逼迫华中的鬼子回援金陵和徐州,那自然第三战场就没有多么重要了。
所有的战斗计划,都需要在防守第三战场的基础上进行制定,而不是必须拿下井陉关来制定。
可是话又说回来。
不想打胜仗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他不知道南天春是什么想法,但估计和他差不多,但他的想法很简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