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镜湖畔,隐秘出 (第2/2页)
荀先生赞许地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几分欣赏,“是啊,朝廷的摊子再烂,皇权怎么可能拱手让人。不过先帝的意思,一则是有备无患,其二也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越王不要闹得太过。老夫知道,他也并非是带着郑伯克段于鄢的心思。”
“不过事后看起来,先帝的话,也没说错,这个摊子,恐怕是真的让他心力交瘁,那么意气风发的人,短短二十年,便撒手人寰。”
“自打楚王跌落尘埃,越王原本李代桃僵的谋划失败,他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老夫也没阻止,甚至还帮着出谋划策了不少,别的不说,至少能少波及点百姓。这些年,江南的百姓已经够苦的了。”
“然后,便是你来了。”
“一开始,老夫的确是抱着看看你成色的想法,但当你用一场奴变,撕开江南的口子,再将这帮人交给了苏州卫之后,老夫就知道,你和其他的那些钦差不一样。”
“怎么说呢,后面便算是顺水推舟的配合吧,也没什么功劳。”
齐政闻言,连忙道:“荀先生言重了,别的不说,光是你在越王失去音讯之后,帮忙稳住局面,让在下可以从容收拾杭州和定海,已经这座王府,就已经是大功之中的大功了。”
荀先生的嘴角荡开一丝笑意,“你就这么肯定老夫答应你了?”
齐政嘿嘿一笑,摆明了就是要用晚辈的身份厚脸皮。
荀先生叹了口气,“老夫帮你,其实还有一个原因,你可知道你老师的名号?”
齐政一愣,荀先生见状就知道这小子还真不晓得,不由佯怒道:“你身为关门弟子,居然连老师的常识都不懂,你这弟子是怎么当的?”
齐政也不好解释自己自从拜了师,在孟夫子手下学习的时间,拢共不过旬日,还没有跟着孟青筠学习的时间多。
“孟夫子曾经隐居镜湖,自号镜湖先生,后在镜湖讲学,我曾经向孟夫子讨教过学问,也算有一点师徒之实。”
齐政闻言,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一层关系。
果然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义父多份情,爹多不压身啊!
“好了,该说的也说完了。走吧,带你去王府。”
荀先生直接迈步,并没有要求自己先行,让齐政后面再动身,显然对自己的掌控力十分自信。
而等齐政带着队伍,跟着荀先生来到镜湖深处的越王府,这才发现,整个王府之中的活人竟都已经被五花大绑地看管了起来。
荀先生平静道:“越王临走之前,给了老夫统领后方大小事务皆可决断的权力,老夫觉得,将他们绑起来,交给齐侯从轻发落,是对他们更负责的做法。”
而这样的声音传进了众人的耳中,众人登时破口大骂了起来。
“放你娘的屁!姓荀的,你辜负了王爷的信任!”
“荀十三,王爷信任你,将如此大事托付给你,你竟然吃里扒外,勾结朝廷,你枉为人子!”
“荀先生,老夫劝你一句,虽然这朝廷狗官略有所成,但王爷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待到那时,王爷大军前来,你便是插翅难逃,不如现在回头是岸,我等还可在王爷面前替你美言几句。”
听着这些话,荀先生淡淡开口,一句话就将众人砸得懵逼不已。
“你们的王爷和世子,都已经被朝廷生擒了。”
众人脸上的愤怒几乎是瞬间凝结,像是迎头挨了一棒子般,面露呆滞。
王爷被抓了?
世子也被抓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一定是你虚言诓骗!”
“对!王爷坐拥雄兵近万,便是朝廷数万大军围攻潜龙岛,也打不下来,更何况,近日压根未曾听闻朝廷有大军调动的消息!”
“荀十三,你想用这等拙劣的假消息诓骗我等,未免也太小巧我等了吧!”
荀先生扭头看着齐政,摊了摊手,“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接下来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
齐政拱了拱手,“多谢先生。”
荀先生迈步朝外走去,走了两步之后忽然停下来,扭头看着齐政,“我可以走了吗?”
齐政想了想,“需要护送吗?”
荀先生摇了摇头,走出了王府。
片刻之后,这帮还在叫嚣着的越王幕僚和府上管家等,都被扭送到了船上,准备运往杭州。
而如越王妃等后院亲眷,则被齐政十分礼遇地请上了一艘单独的船,由齐政带来的亲卫们看管。
“公子!发现了一间密室!”
在越王府上小心搜集各种罪证文书的亲卫前来通报,将齐政带到了那间屡屡让越王沉醉的密室之中。
抬头看着这幅贴满整个墙壁的巨大舆图,齐政在震撼之余不禁有点气恼起这个世界为什么还没发明照相机。
“将这幅图取下来,好好保存,带回中京,千万仔细些。”
众人连声答应,而后继续忙碌了起来。
搜查持续了将近三四个时辰,船都装了好几艘,才终于将这座底蕴身后富丽堂皇的越王府基本搬空。
这还是不算那些用料珍贵的家具的情况下。
无奈之下,齐政只好分出了一个百人队,留守此地,带着人先折返杭州,后面再来一趟。
留下一座空空荡荡的府邸在身后,大船破开镜湖的水面,驶向杭州。
水面的波纹远远荡开,无形的涟漪也将随着齐政在江南的动作,摇向远方。
比如苏州、比如中京、又比如北渊和西凉。
苏州,沧浪园。
沈千钟收到了由张先亲自送来的一封齐政的亲笔信。
“多大点事,还搞得这么麻烦。”
沈千钟瘪了瘪嘴,手上却十分实诚地麻溜地拆开了信封。
当看完了齐政在信中介绍的情况,以及后续行事的建议之后,他闭目沉思了片刻,睁眼看着张先,“我知道了,辛苦了。”
张先告辞之后,沈千钟叫来了一个心腹,“去请我兄长过来,顺便把大公子一起叫上。”
心腹一愣,叫沈霆过来是常有的事,但叫沈老爷还是第一次,不由暗自揣测这是发生了何等大事,匆匆离开。
接到消息的沈万钧和沈霆也是同样的反应,不敢耽搁,匆匆赶去了沧浪园。
坐下之后,已经取下面具的沈千钟看着他们,“越王已经被擒拿,朱俊达已经没了,定海城被一锅端,江南商会也注定要大清洗,你们准备怎么办?”
沈霆的脸上登时露出难以抑制的欣喜,他们沈家在当初毅然押注还是卫王的陛下。
除了当初在苏州吃了一大口之外,这一年被江南商会排挤得够呛。
如今终于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吗?
比起儿子的欣喜,在商海浮沉多年的沈万钧则要冷静得多。
如果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那二弟不会这么问。
所以,他看着沈千钟,“你怎么看?”
沈千钟缓缓道:“去向齐政表态,就说沈家主家,愿意迁往中京。”
这话一出,沈万钧和沈霆父子二人面色齐齐一变。
沈千钟缓缓道:“让你们这么做,不是真的要走,而是向朝廷表个态,朱俊达的朱家倒了,沈家不能也不会成为新的朱家,明白吗?你们想想,接下来有多少肉等着沈家去吃,吃下去不怕撑死吗?你我三人能够自我约束,手底下的人呢?”
“去表表忠心,去听从吩咐,哪怕真的去了中京,以陛下和齐政的心胸,必然会给你们补偿,那时候,沈家就算是真正站住,从一个商贾之家,有望成为世家了。”
“当然,我也只是建议,沈家的未来,还是你们父子二人决定。”
沈万钧思索片刻,沉声道:“你说得对,若是成了所谓的江南首富,在权贵的眼中说不得便是一头肥猪,届时恐有天大的祸患等着。不如在这样的时刻,以退为进,搏一个好处。”
沈千钟点了点头,“嗯,其实也还有一个办法。但我还拿不准这个事要不要由我们沈家来做。”
沈万钧和沈霆二人都好奇地看向沈千钟。
沈千钟目光幽深,轻声道:“向朝廷上书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