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寒门权相 > 第411章 你们要不先听朕把话说完?

第411章 你们要不先听朕把话说完?

  第411章 你们要不先听朕把话说完? (第2/2页)
  
  他不仅是俞翰文的亲卫,更是俞翰文的嫡亲后辈,虽未科举入仕,但很小便被留在俞翰文身边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的他,那是被当做俞家今后的里子培养的。
  
  俞翰文扭头看着他,“你这眉头皱着给谁看啊?这么悠闲的日子不好吗?”
  
  心腹叹了口气,“二伯的雅量,侄儿学不会,侄儿是真的替二伯担心啊!”
  
  俞翰文呵呵一笑,干脆将鱼竿朝旁边一放,顺便指了指一旁的座位,示意对方坐下,然后悠然道:“你知道我为什么不着急吗?”
  
  “侄儿不知。”
  
  俞翰文开口道:“这些年,江南势大,谁都看在眼里,先帝前前后后,明里暗里动过多少次手,为什么除了最后当今陛下那次,其余鲜有成功的呢?”
  
  心腹想了想,“因为其他人没有齐侯那种天才辅佐?”
  
  俞翰文无语地看了他一眼,“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难不成这世上就他一个齐政独领风骚?”
  
  哼了一声之后,他又放缓了语气,“齐政的确有些本事,卫王信任他敢用他也至关重要,但最关键的是,当时江南需要平息昭文太子之死的风波,故而做了些隐忍。”
  
  “除此之外,哪一次这些雄心勃勃的钦差也好、总督也罢,最后不是灰头土脸滚出江南的。像朱完这种,被腰斩弃市的,也不是个例。”
  
  他端起手边茶盏饮了一口,悠然道:“我为什么不急,因为如今的江南,承平一片倒还好,可若是闹出些乱子呢?比如倭寇进犯,大肆劫掠,残害百姓,提督江南军政的钦差大人无力对抗,那是不是朝廷就会想起我这个江南总督了?”
  
  心腹后辈作为将来俞家的里子,自然也是知晓一些极其隐秘的事情的。
  
  此刻闻言,当即灵光一闪,继而精神一振。
  
  对啊,如今二伯在中京城滞留,钦差在江南无人制衡,江南的人也同样会慌的。
  
  他们这一慌,自然无需二伯说什么,就会想到那个法子。
  
  然后造出声势,让朝廷将二伯放回江南主持大局。
  
  难怪说二伯一点不慌,原来是有这个底牌。
  
  俞翰文重新拿起鱼竿,“如果我所料不差,这几日,江南那边,就该有动静了。”
  
  而仿佛是为了呼应他的神机妙算,一个随从匆匆跑进后院,“大人,宫中来人,请大人立刻入宫觐见!”
  
  离开之前,俞翰文扭头看了侄儿一眼,侄儿的眼中,满是深深的钦佩。
  
  与此同时,顾相在忙碌了一阵公务之后,也正和一位出身江南的下属在政事堂的院子中,慢慢散着步。
  
  “俞士达堂堂的江南总督,老是滞留在中京,也不是个办法啊!”
  
  顾相缓缓开口,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言语间也让人挑不出毛病。
  
  一旁的下属自然就没有那么松弛,要想稳固信任和青睐,就自然得表现得懂事。
  
  他点头附和,“可不是么,如今的江南,奴变、倭患、走私,都是迫在眉睫之事,俞大人这位熟悉地方事务,同时又老成持重,治理江南这些年卓有成效的总督,却闲置在中京,不能归衙理政,这着实有些浪费了。”
  
  顾相嗯了一声,“本相担心,若是贼人趁着这位江南的压舱石不在,兴风作浪,江南百姓何辜啊!”
  
  下属试探道:“那下官去联系一下同僚,向陛下建言?”
  
  顾相摇了摇头,“胡闹,无凭无据,只凭着一个莫须有的可能,就妄想左右朝堂决议不成?”
  
  下属立刻明白了过来,恭敬地表示受教。
  
  只凭着这个不能这么做,不是指这个事情本身是错的,而是指底气还不够,意思就是有别的倚仗就可以。
  
  而正当此时,一个政事堂守卫匆匆前来,“顾相,陛下传召,其余诸位相公都准备动身了。”
  
  顾相眉头一挑,“好,本相这就过去。”
  
  说完,他看了那个下属一眼,迈步离开。
  
  看着顾相的背影,下属在心里也立刻明悟,要赶紧去准备联络同僚,一旦江南有变,就要立刻在朝堂之上鼓噪。
  
  新帝登基之后,朝中小范围议事的场所先是从先帝后期的御书房,改到了广宇楼。
  
  后面为了照顾这帮年迈的老相公们,又不得不结合实际,将议事之所改到了广宇楼旁边的仁寿殿。
  
  同时将仁寿殿改名勤政殿,锐意进取之意,显露无疑。
  
  当顾相和政事堂其余诸相一起,走入了勤政殿,发现已经等在其中的兵部尚书韩贤和江南总督俞翰文时,登时心头大喜。
  
  如果他猜得不错,应该确实是江南出了事情。
  
  否则此刻应该没有什么大事,是需要政事堂齐聚的同时还要请俞翰文出席的。
  
  这情况,不止他看在眼里,几乎所有到会的人,都在扫了一眼之后,心头有了判断。
  
  而果然也不出他们所料。
  
  当他们落座之后,陛下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印证了他们的判断。
  
  “诸位爱卿,刚刚接到江南急信,五月初八,有大批倭寇,进犯嘉兴府。”
  
  俞翰文心头满是得意,嘴角都快压不住了。
  
  瞧见了吧,这就是江南!
  
  虽然你是皇帝,虽然这朝堂不再是江南党独大,但他们依旧有着自己拿捏朝廷的手段。
  
  俞翰文没有和顾相交换眼神,但两个老狐狸显然不需要那样直白的沟通,默契是自然而然的。
  
  顾相当即开口,“陛下,江南局势复杂,且富庶非凡,乃我朝赋税重地,向来被倭寇所觊觎,老臣以为,还是需要一个熟悉情况,且能够统领各方的人选坐镇,才能防备倭寇和海盗的进犯,护佑一方安宁。”
  
  “如今江南总督俞翰文在京中协助调查杭州卫贪腐窝案已有些日子,这些倭寇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才敢兴风作浪。老臣斗胆,请陛下速令俞大人归衙,以安江南人心,同时剿杀倭寇,为我大梁子民复仇!”
  
  他没有攻击齐政的无能,因为江南如今的状况就是最好的佐证。
  
  而俞翰文以前的政绩也是他此番归去最大的倚仗。
  
  除非陛下不想要江南了,否则让俞翰文回去安抚人心,稳住局面,就是最佳方案!
  
  顾相的话音落下,俞翰文便配合默契地开口,慨然道:“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必将此股倭寇剿杀,为嘉兴百姓复仇,安定江南大局,彰我大梁军威!”
  
  看见俞翰文的举动,其余人都明白他的用意。
  
  而同时,他们也更明白,这场倭乱和此事之间可能的联系。
  
  但之所以这个招数人家屡试不爽,就是因为真的好用啊!
  
  只要你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江南势力勾结倭寇,戕害百姓,那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坐视江南遭到荼毒,天下子民皆为陛下臣民,岂有厚此薄彼甚至弃之不顾之理,这是表面上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铁律。
  
  郭应心和白圭等人都抿着嘴,思索着如何反驳。
  
  可若是他们能够观察一下身旁,就能发现,兵部尚书韩贤的神色,略显古怪。
  
  在俞翰文慷慨激昂的军令状之后,主位上,新帝缓缓开口。
  
  “这倒不用了,朕方才还没说完,舟山侯已经将倭寇解决了。”
  
  啊?
  
  殿中除开刚刚得知了消息的韩贤,其余人都齐齐愣住了。
  
  “韩爱卿,你跟大家说说吧。”
  
  韩贤起身开口道:“诸位大人,此番倭寇来犯,全在舟山侯意料之中,他暗中组织兵马,在嘉兴府外设伏,击溃了这股倭寇,斩首三千级,俘虏一千人。”
  
  “同时,还命前往江南听命的武昌卫指挥使在海面布防,剿杀倭寇残部,再度斩首七百余级。”
  
  “五千倭寇进犯,最终只有两百余人遁入深海。此乃我大梁抗倭数十年未有之大捷!”
  
  听见这话,郭应心和白圭等人俱是喜出望外。
  
  而顾相和俞翰文则是如遭雷击。
  
  尤其是俞翰文。
  
  他呆立原地,脑海中回想着韩贤那句:数十年未有之大捷!!!
  
  久久不停。
  
  新帝看着顾相和俞翰文,微笑着补上了最后一刀,“不过二位爱卿心忧国事,替朕解忧的拳拳之心,朕感受到了,朕很欣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