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424章 大洋马?老子还没骑过呢!

第424章 大洋马?老子还没骑过呢!

  第424章 大洋马?老子还没骑过呢! (第2/2页)
  
  “别说骑大马了。”朱高炽笑着回答道,“到时候咱给你整个中亚大洋马骑!”
  
  此话一出,朱雄英还没有反应过来,太子标却是一巴掌拍在了朱高炽脑门上面。
  
  “兔崽子,正经点!”
  
  还大洋马?
  
  老子都没骑过大洋马呢!
  
  朱高炽捂着脑袋不满地瞪了朱标一眼,随后他转向笑呵呵的老朱,语气笃定:“皇爷爷,岭北这边交给徐允恭,定然没什么问题。他能带兵,也懂些民政,压得住场子。”
  
  “不过既然要设布政司,正经推行政令,那文臣儒生也是少不了的,”朱高炽话锋一转,补充道,“丈量田地得靠他们造册,征收赋税得靠他们记账,处理往来文书、制定贸易规矩,甚至是教化那些归降的蒙古部众,让他们识汉字、懂王法,这些都离不得读书人。得给咱大舅送一批得力的文臣儒生过去,军政两条腿走路,岭北才能真正立住。”
  
  老朱听后倒是点头支持:“你说得在理。武将打天下,文臣治天下,岭北光有铁骑镇着不行,还得有笔墨纸砚跟上。处理文书、丈量田地、核定赋税、教化蛮夷,这些细活,确实得靠文臣儒生。”
  
  可他话锋也跟着沉了下来,眉头微蹙:“只是有个难处——岭北乃是苦寒之地,风沙大、冬天冷,又远在塞外,离中原几千里地,那些文臣儒生,尤其是江南来的,一个个养尊处优惯了,怕是不肯去啊。往年派官去辽东、山西都得三催四请,更别说岭北这种地方了,说不定刚任命就托病辞官,或是走半道就跑回来。”
  
  朱高炽早有预料,接口道:“皇爷爷放心,不愿去的,咱不强求。但可以立下规矩:凡愿去岭北任职者,官阶直接升一级,俸禄加倍,任期三年即调回内地,优先安排肥缺;若是能在任上做出实绩,比如劝农垦荒超过万亩,或是让榷场税收翻倍,直接记一等功,子孙可荫补入国子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总有想建功立业、不怕吃苦的读书人愿意去闯一闯。”
  
  他顿了顿,又道:“再者,可从北方诸省的生员里挑选——像陕西、山西这些靠近边地的读书人,耐得住寒,也熟悉边情,比江南士子更适应岭北。再让吏部挑几个老成持重的知府、同知带队,既能压阵,又能言传身教,这群文臣去了,定能帮着徐允恭把岭北的民政打理得妥妥帖帖。”
  
  老朱听得连连点头:“这法子可行!用重利吸引,用实绩激励,再挑对路的人,不怕没人去。就这么办,让吏部即刻筛选人选,跟徐允恭的军队一起出发,务必让岭北的布政司早日运转起来!”
  
  院子里的气氛越发热烈,连午后的阳光都仿佛变得温暖起来。
  
  老朱望着北方的天空,目光仿佛穿透了云层,直抵漠北草原。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岭北榷场的繁忙景象:汉商与蒙古牧民在货栈前讨价还价,满载茶叶、布匹的驼队从关内涌来,换取草原的良马、皮毛,账房先生的算盘声与牧民的吆喝声交织成一片;看到了大明的旗帜在草原上飘扬,从克鲁伦河畔到杭爱山下,驿站的炊烟与哨所的号角遥相呼应,归降的部落首领带着贡品跪在旗下,眼神里是敬畏与臣服。
  
  他知道,这三条商路一旦全部打通——向东连接辽东、朝鲜,向西贯通中亚、西域,向南接入中原腹地——大明就不再是困守中原的王朝。
  
  陆路上,茶叶、瓷器顺着草原商道远销至波斯、大秦,西域的香料、宝石循着同一条路涌入大明;海路上,宝船带着丝绸、棉布驶向朝鲜、倭国,乃至吕宋、暹罗,将海外的金银、物产运回江南。
  
  届时,大明的律法会随着商队的脚步传遍更远的土地,大明的度量衡会成为贸易往来的标准,连草原部落的孩童都会学着说中原的官话。
  
  这个王朝将不再被山海局限,而是能以岭北为支点辐射草原,以水师为臂膀掌控海洋,真正成为贯通东西、连接海陆的天朝上国,让四方蛮夷沐浴王化,让天下财富汇聚中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