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接下金牌!俺要做大将军王! (第1/2页)
殿内气氛融洽。
不过朱高炽突然皱眉:“可这么一来,我不成了众矢之的?叔叔们会不会觉得我抢了他们的权?朝中大臣能服我?”
“服不服,看本事。”老朱把金牌往他面前一按,“你生擒脱古思帖木儿,这是实打实的战功,比任何说辞都管用。”
“再说有朕和标儿在,谁敢不服?等你再历练个十年八年,根基稳了,就算朕不在了,凭你的功绩和手里的兵权,也没人能撼动。”
他又看向朱雄英:“雄英,你也听着。你爹将来要承继大统,治理天下;你叔叔们在海外开疆拓土,守好藩地;高炽掌着兵权,护着你们父子,护着这大明江山。咱们朱家,得各司其职,才能长长久久。”
听到老朱这个安排,朱雄英似懂非懂地点头,脆生生道:“太爷爷放心,我会帮着爹和高炽的!”
太子标倒是不以为意,虽然觉得老朱把兵权交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手里,确实有些小题大做,甚至隐隐担心会引来非议,但看着父亲那副笃定的模样,也并未出言制止。
这些年来,小胖墩朱高炽一直养在京城,住在东宫里面,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
太子标也着实喜爱这个古灵精怪的侄儿,他不像寻常勋贵子弟那般骄纵,心思活络却不张扬,做事踏实又有主见,早已被太子标视如己出。
所以即便老朱真要将兵权交给朱高炽,太子标也压根不担心会出什么乱子。
他比朱高炽的生父、燕王朱棣更了解这小胖墩——朱棣跟朱高炽之间见面就打架,压根就不了解这小胖墩,却不知朱高炽看着随和,骨子里却有股韧劲,该断则断,比谁都拎得清。
这样的孩子,手里握着兵权,只会想着护着大明的江山,护着身边的人,绝不会像某些藩王那般野心勃勃。
太子标甚至觉得,让高炽掌兵,或许比交给那些心思复杂的勋贵更稳妥——至少他信得过这孩子的品性,信得过他那份看似懒散下的责任感。
所以看着朱高炽在那儿咋咋呼呼地推辞,太子标只是笑着摇头,心里早已拿定了主意:父亲的安排或许冒险,但对高炽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等将来自己登基,雄英长成,有高炽在一旁掌着兵权,兄弟同心,这大明的江山才能坐得更稳。
老朱被朱雄英逗笑了,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好小子,有你这话,太爷爷就放心了。”
他重新看向朱高炽,语气缓和了些:“这金牌你拿着,不是让你现在就去调兵遣将,是让你心里有个数。”
“就算你爹去了海外,你也可以留在关内,帮着标儿、雄英稳住兵权,别让外人钻了空子。等你历练够了,朕再下旨,让各地卫所都认你这金牌,到时候就算你想偷懒,也由不得你了。”
听到这话,朱高炽顿时来了兴趣,原本拧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
要是真不用去就藩,那好像也是桩好事。
毕竟在京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大街小巷的吃食他闭着眼都能数出来,朱雄英、还有那些一起长大的勋贵子弟,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好友,热热闹闹的多自在。
真要是去了倭国或者海外就藩,离着几千里地,吃的喝的不一样,说话口音也不同,朱高炽真不一定能适应。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还真放心不下老朱、丧标和朱雄英这一大家子人。
老朱年纪大了,脾气时好时坏,身边离不得人劝着;丧标看着温和,实则心思重,总爱自己扛事,而且身体一直是个大问题;朱雄英这小子看着机灵,真遇上事了还得自己帮衬着。
真要是去了海外,隔着万水千山,他们要是有个什么事,自己想帮都来不及。
这么一想,手里这金牌好像也没那么烫手了。
留在京城,既能守着熟悉的日子,又能照看着家里人,倒比去海外当那个孤零零的燕王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