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巨兽入京!水师腰板挺直了! (第2/2页)
汤和这些日子听着这些闲言碎语,心里憋着一股劲。
他知道,空口辩解无用,唯有拿出实打实的功绩,才能让水师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而现在,水师做到了。
这具横跨数丈的巨鲸骨架,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它告诉所有人,水师不仅能在海上立足,更能从深海中为大明带回如此奇迹;它证明了水师的价值,绝非可有可无的点缀。
汤和望着那些目瞪口呆的文官,又扫过几个脸色复杂的陆军将领,腰杆挺得更直了。
他朗声说道:“陛下,这巨鲸凶悍异常,将士们在海上与它搏杀数日,损了十数艘小船与两艘福船,才将其拿下!这不仅是一场猎杀,更是对我大明水师将士胆气与战力的磨砺!”
老朱看着汤和脸上的骄傲,又看了看那具震撼人心的骨架,突然放声大笑:“好!汤和,你办得好!水师有你,朕放心!”
他抬手拍了拍汤和的肩膀,声音传遍码头:“从今日起,谁再敢说水师是花架子,就先让他来瞧瞧这巨鲸骸骨!朕倒要看看,哪个有能耐,能在深海里猎杀这般神物!”
百官闻言,齐齐躬身,声震码头:“陛下圣明!”
阳光刺眼,照得众人不敢抬头,唯有那具巨鲸骸骨在光影中愈发显得巍峨。
那些先前非议水师的官员,此刻头垂得几乎要抵到胸口,后颈的冷汗浸湿了官袍。
吏部尚书詹徽想起自己曾在朝会上说“水师耗资巨万,不如充实边军”,此刻只觉得脸上像被人用热毛巾狠狠抽了几下,火辣辣地烧。
他偷偷抬眼瞥了眼那丈高的鲸骨,喉结动了动——这般功绩,岂是“耗资巨万”能衡量的?
户部尚书杨靖更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半月前他还在户部衙署里跟同僚抱怨“捕鲸不过是孩童戏耍,徒耗钱粮”,如今亲眼见着这能抵半座粮仓的巨鲸骸骨,又听闻天津百姓靠鲸肉度过粮荒的消息,只觉得舌头都像被烫过一般,半句辩解也说不出。
还有几位以“守土安内”为由反对开海的老臣,此刻个个面如土色。
他们想起自己在御书房外跪谏时说的“海疆凶险,不若深耕内陆”,再看看这横跨码头的巨兽遗骸,只觉得先前的论调迂腐得可笑。
这大海里藏着的,哪里是凶险,分明是能让王朝更加强盛的宝藏。
连素来沉稳的礼部尚书李原名都忍不住捻着胡须的手抖了抖。他先前总觉得水师将士“不务正业,与渔民无异”,此刻望着那被鲸牙撞出深痕的铁甲,才明白水师的刀光剑影,丝毫不比陆战轻松。
巨鲸骸骨就横在眼前,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扇在所有质疑者的脸上。
它不说话,却用最直观的存在告诉所有人:水师的价值,不在奏折的辞藻里,而在劈波斩浪的勇气中;开海的意义,不在空谈的利弊中,而在这能惠及万民的实利里。
老朱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有些道理,讲得再多也无用,不如摆上一具实实在在的骸骨,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大明的路,不止在陆地上。
汤和站在老朱身旁,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那股郁气一扫而空。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水师的地位,再也不同了。
这头巨鲸用它的骸骨,为大明水师撑起了一片天,也为他们赢来了最珍贵的尊重。
阳光之下,巨鲸的骨架静静躺在码头,而水师的荣光,才刚刚开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