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硬核天线宝宝【6.7千字!】 (第1/2页)
老屋改造这件事情,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
目前来看,一切都很顺利,期待达到的效果和目标也都实现了。
只是在告别的时候,爷爷奶奶有些伤感。
这段时间李悠南和卢小兰天天过来,对爷爷奶奶而言,这是今年最高兴的一段日子。
老人就像孩子,情绪都写在脸上。
李悠南像哄小孩一样,说着“妈妈会过来,过年我也会回来”之类的话安慰他们。
离开的时候,李悠南自己也有些难以形容的情绪在蔓延。
微微叹了口气。
不过很快他收拾好情绪,接下来要准备去重庆的事情了。
对李悠南来说,其实自己没太多要准备的,主要是帮卢小兰准备。
卢小兰的爸妈都不打算过去,一方面这两位家长比较大大咧咧,另一方面卢小兰自己也不愿让他们陪自己去上大学,觉得独立过去,或者像李悠南这样的同辈的哥哥陪着去,才够酷。
值得一提的是,卢小兰的闺蜜兼死党徐莉雅也在重庆读大学,她在西南大学。
卢小兰便求李悠南把徐莉雅也捎上。
对李悠南来说,这当然没问题,反正不过是车上多几十公斤重量罢了。
卢小兰却对徐莉雅说:“你知道的,为了能把你捎上,我可是做了很多努力的。”
徐莉雅当然不信,心想着李悠南哥哥绝对不可能不愿意带自己,但她还是顺着卢小兰的话,感谢了她,并且表示到了以后一定请她吃饭。
事情敲定下来,不过出发时间要提前一点,得先去一趟成都。
成都虽然没什么打卡点了,但李悠南去成都有事要做。
他的无线电操作证需要补办,还要买一台设备,虽说现在他是最高等级的C证,但也没必要买一台功率特别大的设备,搞一台车载的100w功率车载电台就足够了。
这一次的无线电协会活动就在卢小兰她们开学前,正好可以去把事情办了。
活动现场有比赛、培训,还有考试,一些设备商也会在活动现场展览电台甚至直接出售。
李悠南打算到时候买一台设备,顺便提交验机申请,这样执照下来就能合法使用了。
到了正式出发那天,车上,李悠南给两个小妹妹简单解释了一下去成都的原因。
卢小兰和徐莉雅都听得很认真,李悠南心里感到欣慰,心想着果然是Z世代的好青年,大家科学素养都不错啊。
随后他多嘴问了一句:“懂了吗?”
两人一起回答:“不懂!”
李悠南微微叹了口气,再次解释道:“简单的说,在我们国家,或者说全世界,无线电的频率都是重要的战备资源。”
“如果所有人都乱发无线电,那么航空、航海,还有一些特殊行业,会受到很大影响。”
“这就需要管控起来。但我们普通人对这个东西又感兴趣,怎么办呢?于是便有了一个专门给我们普通人用的频率区间,同时呢,国家还专门出台规定,对我们普通人能用的频率、设备,还有设备的功率都做了规范,要持证才能玩这个东西,这就是操作证。”
这一次,两人倒是听明白一些了。
李悠南又说:“拿到设备以后,也不能马上就发无线电出去。每一台无线电设备还要经过验机,证明它是符合规定的。”
“就像是汽车,你开它需要有驾驶证,但同时每一辆车子都有行驶证,证明这台车子是可以合法上路的。汽车有对应的驾照,不同等级的驾照可以驾驶的车辆不同,无线电台也是一个道理,不同等级的操作证能够操作的电台功率也是不同的。”
顿了一下,李悠南总结道:“所以这次我过去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补办我的操作证,另一个是买一台小电台。”这下子,两人总算是听懂了。
随后,徐莉雅想了想,问出了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李悠南哥哥,可是这个有什么用呢?”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呃……”
卢小兰也点了点头,皱着眉头问:“对呀,有什么用呢?它就是个大号的对讲机对吧?”
两人都有些迷惑,她们不理解,明明可以打电话,为什么要用对讲机,声音还听不清楚,还有这么多限制。
李悠南叹了口气。
要说有什么用,李悠南自己也一时半会儿想不太出来。
无线电爱好者搞通联,就是跟别人自曝一下自己的呼号,应答一下,有自己专门的呼叫方式,但是大概的内容可以等价为“在吗?在吗?我是数码宝贝里的天女兽。”那边回答:“收到收到,我是火影里的佐助。”
就完了。
一般来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交流。
说到通联的问题,现在连手机都能开通卫星电话的功能,所以类似于08年那种应急抢险通讯的功能也被削弱了。
李悠南一时半会儿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俩丫头的问题,最终没好气地说:“哪里有那么多问题,睡觉!”
李悠南开车抵达成都后,他还要去接上两个网友。
这两人是李悠南在论坛上认识的。
李悠南考虑到去参加这次活动,最好有一两个熟人带路,这样才不会太闷。
毕竟他虽然有大神的实力,但从未接触过这个圈子,对里面一些规则或约定俗成的规矩不太了解。
两个小丫头对此当然没什么意见。
这两个在论坛上认识的“火腿”(业余无线电爱好者),都有A证,打算去考B证。
李悠南以为他们会是中年人,毕竟喜欢这种爱好的,大多还是中年人。
这两人都是从外省过来的,李悠南在火车站门口接到了他们。
卢小兰伸着脖子看见了那两个李悠南的网友,一脸好奇的说:“呀!两个天线宝宝呢!”
当那两个青年背着带天线的背包出现在视野中时,李悠南还是有些惊讶,竟然是这么年轻的两人,看上去比卢小兰和徐莉雅还要小一点。
徐莉雅也是个社牛,当车子停在他们俩面前的时候,对着两人冒了一句:“hello,玛卡巴卡!”
李悠南有一些无语,很难评价她的行为,有一种少儿频道串台科教频道的美。
将两人拉上车,简单聊了聊,确定对方身份后,李悠南便朝着活动会的方向开去。
都是年轻人,而且性格都比较外向。
李悠南默默开车的时候,卢小兰他们四人竟然愉快地聊了起来。
一个戴着鸭舌帽的男生,姑且叫他“小鸭舌”吧。小鸭舌费力地给卢小兰和徐莉雅解释电台传递信息的原理。
这本是初中高中的物理知识,只是涉及一些实际操作内容,可徐莉雅和卢小兰理解起来还是有点费劲。
“就是说像打水漂一样,反射反射再反射,是这个意思吗?”
卢小兰学得挺认真。
小鸭舌点了点头:“差不多吧。”
聊了一阵,李悠南一边开车,也加入了聊天。
他好奇地问:“你们俩是怎么喜欢上无线电台的?”
的确,这个领域是非常小众的爱好,哪怕在中国这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地方,也只有几十万人。
小鸭舌解释道:“我家隔壁就是华强北,在我们那边,随便买地摊上的一堆零件,自己组装一个收音机,就跟搓泥巴一样,人人都会,喜欢上这个东西很合理。”
卢小兰和徐莉雅表情有点呆住了。
徐莉雅说:“吹牛吧!”
小鸭舌一点都不买徐莉雅颜值的账,哼了一声:“难道成都没有?”
小鸭舌的同伴也点了点头:“我还以为成都这地方氛围会更好一点呢。”
李悠南好奇地问:“为什么成都的氛围会更好?而且你们为什么要跑这么远来成都考这个试呀?”
两人相视一眼,小鸭舌嘿嘿笑了笑:“写代码,画电路板,电台电磁波,归结到本质,还是二进制来传递信息啦。”
“一说到二进制,就不得不提那两个数字。”
卢小兰和徐莉雅一脸懵逼:“哪两个数字?”
小鸭舌说:“就是成都最多的那两个数字。”
李悠南他们三人反应了一下,恍然大悟,大家都笑了起来。
“你们这是地域黑。”
笑过之后,徐莉雅义愤填膺地说。
就在聊得正和谐的时候,小鸭舌突然问李悠南:“对了,你也是去考证的吗?”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没有立刻回答。
他跟这两个高中生在论坛上认识的时候,并没有透露自己是C类证书的拥有者。
毕竟,跟一个陌生人一上来就说自己有C类证,难免有炫耀装逼的嫌疑。
而且c证的持有者太少了,说出去人家也未必会信。
李悠南只是想找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了解一下这个圈子而已。
在跟他们聊到去参加这个活动时,李悠南也没透露自己的目的,只是单纯说要过去转转。
李悠南说:“过去弄个证。”
小鸭舌两人相视一眼,小鸭舌又想起之前跟李悠南在网上聊天时,李悠南对这个圈子确实像小白一样一无所知,便只当李悠南是个刚刚入行的新人玩家,心里自然生出一些优越感,又问:“那你设备也没有吗?”
李悠南点了点头,含含糊糊地说:“这次会买一台设备。”
小鸭舌“嗷”了一声,心里更加认定李悠南的新手身份。
不多时,车子抵达了活动营地。
这里位于郊区,没有大型建筑物遮挡,不管是设置比赛,还是现场通联,都很便利。
相比之下,整个营地的布置就粗犷得多,地上甚至没有硬化,到处是砂石路,还搭了不少帐篷,有展览设备的,有竞赛报名点,考试的地点也在这里。
李悠南还看到现场有不少越野车,这些越野车都有个共同特点,车上都装着一个很大的天线。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学会了基础的无线电台操作,下一步要怎么玩?有人回答:下一步你应该买一辆坦克300,和一台功率足够用的电台。
至于往哪里开,就不言而喻了。
电台爱好者跟越野、户外、钓鱼、探险这些人群,重合度确实很高。
抵达这里后,李悠南就和小鸭舌他们分开了,带着卢小兰和徐莉雅去办自己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