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别忘了妳是飘 (第1/2页)
萧琰的指尖在窗沿上划出一道浅痕,晨雾在玻璃上凝成的水珠顺着他的指腹滚落,在木地板上洇出小小的深色圆点。李瑶赤着脚踩过冰凉的地板,发梢还滴着水,毛巾松垮地搭在肩上,她伸手去够窗台上的玻璃杯时,萧琰忽然抓住了她的手腕。
“别站在这儿。” 他的声音带着晨起的沙哑,目光越过她的肩头望向窗外。七月的阳光已经开始变得灼人,金色的光线穿过梧桐叶的缝隙,在地面织成晃动的光斑。李瑶顺着他的视线看去,那些光斑像是跳跃的火焰,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阳光很好啊。” 她试图抽回手,却被他握得更紧。萧琰的掌心总是微凉,即使在这样闷热的天气里也带着玉石般的触感,这让李瑶想起小时候祖母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带着清苦的凉意。
“你忘了自己是什么吗?” 萧琰的指尖轻轻摩挲着她手腕内侧的皮肤,那里有一道几乎看不见的浅色疤痕,是去年夏天被阳光灼伤后留下的。李瑶的呼吸顿了顿,垂下眼睑盯着自己的指甲,那些透明的指甲盖在光线下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却在接近指缝的地方透着淡淡的蓝。
“我没忘。” 她的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只是觉得今天的风很舒服。” 穿堂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从敞开的纱门溜进来,撩起她湿漉漉的发梢,有几缕贴在了颈窝,带来细微的痒意。
萧琰松开手,转身去衣柜里翻找长袖衬衫。衣柜深处传来樟木混合着旧纸张的味道,他拿出一件浅灰色的亚麻衬衫,递过去时顺便把窗帘拉得更严实了些。厚重的天鹅绒窗帘挡住了大部分光线,房间里顿时暗了下来,只剩下几缕顽强的光线从窗帘缝隙里挤进来,在地板上投下细长的光带。
“换上。”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自己则走到书桌前翻找着什么。李瑶慢吞吞地穿上衬衫,领口的扣子系到最上面一颗,袖口也仔细地卷到小臂以上,露出的皮肤在昏暗的光线下呈现出近乎透明的质感。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忽然觉得陌生 —— 这具身体总是在阳光下变得虚弱,皮肤会泛起红疹,关节像是被灌满了铅,可只要回到阴影里,又会恢复如初。
“找到这个了。” 萧琰拿着一个黑色的皮质药箱走过来,打开时里面发出玻璃碰撞的轻响。他取出一管白色的药膏,拧开盖子挤出一点在指尖,然后轻轻涂抹在李瑶的耳后。冰凉的药膏接触皮肤时,李瑶打了个哆嗦,萧琰的动作很轻柔,指腹的温度透过药膏渗进来,带来奇异的暖意。
“去年晒伤的地方还会疼吗?” 他问,目光落在她的锁骨处。那里有一片浅褐色的印记,形状像一片残缺的枫叶,即使过了一年也没有完全褪去。李瑶摇摇头,伸手想摸摸那片印记,却被萧琰按住了手。
“别碰。” 他拿出一瓶喷雾,对着她的脖颈喷了几下,“这个防晒指数够高,出门前记得补。” 喷雾带着淡淡的薄荷味,接触皮肤时激起一阵细密的战栗。李瑶看着他认真的侧脸,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也是这样挡在她身前,用自己的影子为她撑起一片阴凉。
那是在一个画展的开幕式上,画廊的落地窗外阳光灿烂,她穿着新买的吊带裙,站在一幅印象派的向日葵画作前,忽然觉得皮肤像被针扎一样疼。转身时撞进一个带着凉意的怀抱,萧琰的西装外套披在了她的肩上,他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这里的阳光太烈了。”
后来她才知道,萧琰是古籍修复师,常年待在恒温恒湿的工作室里,对光线有着近乎苛刻的敏感。而她,李瑶,是一缕寄居在人类躯壳里的飘,是城市角落里被遗忘的记忆凝聚而成的存在,阳光对她来说不是生命的馈赠,而是致命的毒药。
“今天要去图书馆查资料。” 萧琰把一小瓶药膏塞进她的帆布包,“我已经跟管理员打好招呼了,你可以待在古籍阅览室,那里的窗户都是特殊处理过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中午过去找你一起吃饭。”
李瑶点点头,拿起帆布包往门口走。经过玄关的穿衣镜时,她停下脚步打量自己 —— 长袖衬衫,牛仔裤,帆布鞋,像个普通的大学生,只有在抬手时才能看到手腕上若隐若现的蓝色血管,那是飘与人类最明显的区别。
“路上别靠近玻璃窗。” 萧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正站在窗帘缝隙透出的光带边缘,一半身体在阴影里,一半在光亮中,像是被分割成了两个世界的人。李瑶回头看了他一眼,拉开纱门走进楼道。
楼道里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声控灯在她踏出第一步时应声而亮,昏黄的光线让她松了口气。她快步下楼,推开单元门时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正午的阳光像融化的金子浇在身上,带来针扎般的刺痛。李瑶立刻加快脚步,沿着墙根的阴影往前走,高跟鞋踩在人行道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惊飞了停在垃圾桶上的麻雀。
街角的咖啡馆门口撑着巨大的遮阳伞,几个客人坐在露天座位上喝咖啡。李瑶犹豫了一下,还是绕开了那些暴露在阳光下的桌椅,从旁边的窄巷穿过去。巷子里堆满了废弃的纸箱和塑料瓶,墙壁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投下浓密的阴影。她走到巷子尽头时,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等等!” 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李瑶转身看见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年轻人气喘吁吁地站在巷口,手里拿着一个棕色的包裹,“请问是李瑶小姐吗?有您的快递。”
李瑶接过包裹看了看,寄件人地址是本市的一家古籍书店,她想起来上周在那里订购了一本民国时期的诗集。签完字后,她抱着包裹继续往前走,阳光透过藤蔓的缝隙洒下来,在包裹上留下细碎的光斑,那些光斑接触到纸张的地方,竟然微微泛起了焦黄色。
她心里一惊,赶紧把包裹塞进帆布包,用外套盖住。快步走出巷子时,图书馆的尖顶已经出现在前方的街道尽头,那座百年建筑的石墙上爬满了常春藤,巨大的彩色玻璃窗在阳光下闪着宝石般的光泽,却在室内投下柔和的阴影。
李瑶推开沉重的橡木大门,一股混合着旧书和灰尘的冷气扑面而来,让她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管理员是个戴着金丝眼镜的老先生,看见她进来时点了点头:“萧先生已经打过电话了,古籍阅览室在三楼左转。”
“谢谢您。” 李瑶轻声道谢,踏上旋转楼梯。楼梯的扶手被磨得光滑发亮,每一步都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照进来,在台阶上投下斑斓的光影,那些经过特殊处理的光线变得柔和,落在皮肤上只有温暖的感觉,不会带来刺痛。
古籍阅览室里空荡荡的,只有几个老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书。李瑶选了个最里面的座位,拉开椅子坐下时,椅腿在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她从帆布包里拿出那本民国诗集,小心翼翼地翻开泛黄的纸页,油墨的香气混杂着淡淡的霉味钻进鼻腔,让她想起小时候祖母的阁楼。
书页间夹着一张褪色的书签,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愿你永远活在阴影里,远离阳光的灼痛。” 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却让李瑶的心脏猛地一缩。她忽然想起萧琰昨天晚上在书房里说的话,他说飘的存在就像这些古老的书籍,需要小心翼翼地呵护,才能避免在时光中消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