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七章中学校花聂小花

第七章中学校花聂小花

  第七章中学校花聂小花 (第1/2页)
  
  绿皮火车在铁轨上哐当哐当响着,像一头疲惫的老黄牛,慢悠悠地穿行在华北平原的腹地。聂小花把脸贴在布满水汽的车窗上,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白杨树。树叶已经开始泛黄,在八月末的风里簌簌作响,像极了奶奶纳鞋底时线穿过布面的声音。
  
  聂小花站在井台边时,灰色长裙的下摆正扫过青砖缝里的青苔。裙料是水洗棉的,在膝盖处堆出两道浅褶,像被春风吹皱的河面。她弯腰拎起铁皮桶时,裙摆顺势垂落,遮住了脚踝处露出的白色球鞋边 —— 那是双回力牌帆布鞋,鞋头沾着几块新鲜的黄泥土。
  
  “城里姑娘就是讲究,挑水都穿得这么体面。” 隔壁的三奶奶挎着竹篮经过,篮子里盛着刚摘的豆角,“你姑婆当年也有件灰布衫,就是没你这料子软和。”
  
  聂小花的手顿了顿,铁皮桶撞在井壁上发出空茫的回响。她想起昨天在三叔家西厢房找到的那张照片:穿灰布衫的姑娘站在玉米地边,两条辫子搭在胸前,脚下是双洗得发白的解放鞋。照片边角已经卷了毛边,背面用铅笔写着 “1983 年夏”。
  
  井水漫过桶沿时,聂小花看见水面倒映出自己的影子。灰色长裙在水波里轻轻摇晃,像条被惊动的鱼。她突然发现裙摆上沾着片槐花瓣,米白色的,边缘微微卷曲 —— 许是今早经过老槐树时挂上的。
  
  “小花,帮俺看看这道题呗?” 狗剩抱着本数学练习册跑过来,裤脚还沾着露水,“老师说这叫什么函数,俺瞅着跟天书似的。”
  
  聂小花蹲下身时,裙摆铺在地上,沾了些细碎的草屑。她指着习题册上的抛物线说:“你看,这就像……” 话没说完,眼角瞥见狗剩脚上的塑料凉鞋 —— 鞋帮裂了道口子,用细铁丝胡乱捆着。
  
  “这鞋还能穿?” 她伸手去碰那道裂口。
  
  狗剩往后缩了缩脚:“俺娘说等秋收卖了玉米就给俺买新的。” 他挠挠头,“你姑婆以前总帮人补鞋,她纳的鞋底可结实了,能穿三年不坏。”
  
  聂小花的指尖停在习题册的折痕处。那道折痕很深,像是被人反复攥过,纸页边缘已经泛了黄。她想起姑婆日记本里的话:“今天帮建军补了鞋,他说等发了工资就给我买双红皮鞋。”
  
  正午的日头晒得地面发烫。聂小花坐在老槐树下的青石墩上,把白色球鞋脱下来晾着。鞋底的纹路里嵌着几粒小石子,她用指甲一个个抠出来,啪嗒啪嗒掉在裙子上。
  
  “这鞋得爱惜着穿。” 卖冰棍的老汉推着车经过,车斗里的棉被掀开一角,露出花花绿绿的包装,“俺家红梅去年也有双这样的,穿了半学期就扔了,说鞋底太薄。”
  
  聂小花抬头时,看见老汉草帽下露出的白发。她突然想起三叔母说过,1983 年夏天,就是这个老汉在玉米地边发现了姑婆的布鞋 —— 一只在田埂上,另一只陷在泥水里,鞋面上还沾着几根玉米叶。
  
  “您还记得 1983 年的事吗?” 她的声音有些发紧。
  
  老汉的手顿了顿,冰棍箱的棉被滑落下来,露出根绿豆冰棒。“记不清喽,” 他含糊地说,“人老了,记性就像被虫蛀的口袋,啥都存不住。” 自行车铃铛叮铃响了两声,他脚蹬得飞快,仿佛后面有什么在追赶。
  
  聂小花低头看着自己的白色球鞋,突然发现鞋跟处磨出了个小窟窿。她想起姑婆日记里夹着的那张鞋样,是用烟盒纸剪的,边缘已经泛黄发脆。
  
  午后突然刮起风来。聂小花抱着晒在绳上的床单往家跑,灰色长裙被风吹得贴在腿上,像层潮湿的皮肤。经过三叔家时,她看见院墙根堆着些旧物 —— 破麻袋、断腿的木凳,还有双红布鞋,鞋面上的绣花已经褪色,鞋跟却还是结实的。
  
  “那是你姑婆的嫁妆。” 三叔母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拧着件蓝布衫,“她出事前一天还试穿过,说等建军回来就穿着这双鞋跟他走。”
  
  聂小花的目光落在红布鞋的鞋底 —— 纳得密密麻麻的针脚,像片整齐的麦田。她突然想起今早井台边的青苔,也是这样细密地铺在砖缝里,吸饱了水汽。
  
  傍晚去河边洗衣时,聂小花把灰色长裙卷到膝盖。白色球鞋放在青石上,鞋带解开晾着,像两只展翅的白鸟。河水漫过脚踝时,她看见水底沉着些碎玻璃,其中一块反射出的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小心扎着脚。” 个老太太拄着拐杖走过,裤脚卷起露出变形的脚踝,“前几年有个城里姑娘来写生,穿的白球鞋就被玻璃划了道大口子,血珠儿滴在河水里,像撒了把红豆。”
  
  聂小花低头看自己的脚踝,那里有颗淡褐色的痣 —— 跟姑婆照片里的位置一模一样。她突然明白为什么每次来聂家洼,母亲总让她穿长裤 —— 许是怕她看见这颗痣,想起那个同样长着痣的姑娘。
  
  洗完的床单晾在绳上,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聂小花蹲下身系鞋带时,发现白色球鞋的鞋舌上绣着朵极小的玉兰花,是用淡青色的线绣的。她摸了摸那朵花,突然想起三叔母说的话:“你姑婆最会绣花,枕头上、鞋面上,都有她绣的玉兰花。”
  
  暮色渐浓时,聂小花坐在院子里的石磨上。灰色长裙垂到脚踝,裙摆上的草屑已经被风吹掉了,只剩下几处浅褐色的泥印。她数着球鞋上的鞋带孔,一个、两个、三个…… 直到数到第七个,想起姑婆日记里的那句话:“建军说七个鞋带孔代表‘七上八下’,以后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远处传来晚饭的吆喝声,夹杂着几声狗吠。聂小花站起身,白色球鞋踩在磨盘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她突然想去看看那棵老槐树,就像姑婆每个夜晚都会做的那样。
  
  月光透过槐树叶洒下来,在灰色长裙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聂小花踮起脚尖,指尖刚好够到最低的那根枝桠。树洞里塞着些碎布和纸屑,她掏出片褪色的红绸子 —— 许是当年姑婆辫梢上的饰物。
  
  风过时,她听见裙摆扫过树干的声音,沙沙的,像谁在低声诉说。白色球鞋的鞋底沾了些槐树的汁液,黏糊糊的,像未干的血迹。
  
  回到老屋时,母亲正坐在灯下缝补什么。聂小花走近了才看清,是双白色的回力鞋,鞋头处缝着块补丁,用的是灰色的布 —— 跟她裙子的颜色一模一样。
  
  “你姑婆留下的针线笸箩里找着的布。” 母亲把针线穿过鞋底,“她说灰色耐脏,白球鞋配灰补丁,看着也体面。”
  
  聂小花坐在母亲身边,看着月光从窗棂照进来,在灰色长裙上织出张透明的网。她突然想起今天在河边捡到的那块碎玻璃,反射出的光原来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月亮 —— 就像姑婆日记里写的:“今天的月亮好圆,像建军送我的那面镜子。”
  
  夜深时,聂小花把白色球鞋摆在窗台上。月光落在鞋面上,把那朵玉兰花照得隐隐发亮。她摸着灰色长裙上的褶皱,突然明白为什么姑婆总穿灰布衫 —— 不是因为耐脏,而是因为灰色像清晨的薄雾,能藏住许多不想被人看见的眼泪。
  
  这是她第三次回聂家洼。
  
  第一次是五岁,记忆里只有晒谷场上的麦秸垛,还有三叔公烟袋锅里明灭的火光。第二次是十二岁,非典刚过的夏天,她在井台边摔了跤,膝盖上结的痂像块丑陋的树皮,直到现在还留着浅褐色的印子。
  
  火车进站时,站台的广播突然滋啦响了两声,传出一段豫剧的调子。聂小花猛地直起身,恍惚间看见月台上站着个穿碎花衬衫的姑娘,两条麻花辫垂在胸前,辫梢系着红绸子。那姑娘也在看她,眼睛亮得像浸在井水里的星子。
  
  “小花,发什么愣?” 母亲的声音把她拽回现实。穿碎花衬衫的姑娘已经不见了,只有卖冰棍的老汉推着自行车走过,车斗里的棉被下露出半截红纸包裹的冰棒。
  
  三叔开着辆二手捷达来接站。车窗外的白杨树渐渐稀疏,换成了成片的玉米地。青纱帐密不透风,偶尔有受惊的麻雀扑棱棱飞起,在碧绿色的浪涛里划出转瞬即逝的灰影。
  
  “你爷昨天还念叨你,说城里的孙女总算肯回来了。” 三叔把烟蒂摁在车载烟灰缸里,“这次能住多久?”
  
  “最多两周。” 聂小花掏出手机,信号只剩下一格。微信里班长刚发了通知,开学要交社会实践报告,她拍了张玉米地的照片发过去,配文:乡村振兴调研中。
  
  车拐进村口时,聂小花看见那棵老槐树还在。树干比十二岁时更粗壮了,枝桠上挂着几个褪色的红布条,风一吹就像招魂幡似的晃悠。树下坐着几个纳鞋底的老太太,看见捷达车都直起身子,其中一个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突然扯着嗓子喊:“这不是老聂家的二丫头吗?跟她姑婆年轻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母亲的脸色瞬间沉了下去。聂小花知道她们说的姑婆是谁 —— 那个在 1983 年夏天死在玉米地里的女人,也叫聂小花。
  
  爷爷的老屋还是老样子。土坯墙被雨水冲刷出深浅不一的沟壑,屋檐下挂着干辣椒和玉米棒子,窗台上摆着个缺了口的粗瓷碗,里面插着几支晒干的野菊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