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靠山突然倒了 (第1/2页)
陆一鸣看到刘雅涵的神态,他知道刘雅涵动心了,不管是论在青山县领导的排位中,还是青山县的声望,似乎到了杨德海身边比留在陆一鸣身边更有优势。
陆一鸣知道像刘雅涵这种女人,是狗改不了吃屎的,陆一鸣也只是随口说说杨德海平日里乐于助人,就让刘雅涵有这么大的反应。
刘雅涵觉得她找到了新的方向,杨德海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就目前来看,杨德海在青山县的人事话语权要比陆一鸣高得多。
也许是意识到自己不能在陆一鸣表现得太过了,刘雅涵收敛了自己的笑容,跟陆一鸣鞠躬了之后就快速走了出去。
陆一鸣看着刘雅涵离去的袅娜的背影,缓缓摇了摇头,他曾经的好朋友李景林就是个前车之鉴,因此他可不想再做什么烂好人,不再随意劝人从良、劝人向善。
......
陆一鸣让顾学明去筹备会议,他要让县交通运输局具体去落实青山港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青山县投资促进中心做好加工园区的扩建问题,以及青山县林业局选好林下种植示范基地的相关事宜。
这是陆一鸣到了青山县后,第一次召开分管领域的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县政府办协助陆一鸣的副主任,青山县财政局、青山县交通局、青山县林业局、青山县投资促进中心,至于青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主要是过来跟陆一鸣见面,商议探索青山县下一步的旅游开发情况。
到了会议时间之后,陆一鸣步入会场中,发现所有人都在昂首挺胸地等着。
这得益于陆一鸣到省里面找回了资金和项目,这让这些人觉得陆一鸣是个有本事的年轻领导,至少在明面上得对陆一鸣尊重。
虽然是陆一鸣来到青山县召开第一次分管领域的会议,但是陆一鸣手里有项目,并且陆一鸣还有武为民当靠山,因此第一次会议很顺利。
接下来的两个月的时间里,陆一鸣除了调度青山港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之外,也在不断跟外面的企业联系。
在汉江市委市政府的那些年,陆一鸣认识了不少的企业,并且在发展汉江市的过程中,陆一鸣能够大致了解哪些企业是真心想要发展的,哪些企业又是投机分子的,陆一鸣在联系企业的时候,可以做到精准联系。
在陆一鸣的调度和推动下,青山港项目建设、林下种植示范基地选址以及加工园区扩建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唯独要引进的十家企业还没有见动静,这让有些人按捺不住了。
这两个月以来,杨德海一直想要压陆一鸣一头,于是三天两头就往省城里面跑,可具体是去跑资金和项目,还是去玩别的什么东西,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一次陆一鸣到林下种植十分基地调研在路上闲聊的时候,顾学明告诉陆一鸣,有人在省城撞见杨德海带着刘雅涵到省城去找资金和项目去了。
一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带着一个年轻的女下属去省城办事,这不禁让很多人都想入非非。
听到这个信息,陆一鸣才后知后觉,难怪这两个月杨德海都没有多少精力找他麻烦了。
但他觉得自己前面还真是低估刘雅涵,也高估了杨德海了,别人不清楚,但陆一鸣是知道的,刘雅涵的速度真是够快的,他不过就是提了那么一句,就让刘雅涵付出行动了。
而杨德海这里,陆一鸣不难猜测出杨德海经受不住刘雅涵年轻的身体的诱惑,这两个人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对陆一鸣来说是件好事,且不说刘雅涵不会再纠缠自己,杨德海被年轻的刘雅涵纠缠住,哪里还有什么精神和心思去找其他项目,基本上都是小蝌蚪找妈妈了。
尽管这件事情,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能够证实,不过这种事情八九不离十,这对陆一鸣来说就等于是手握一个杨德海的把柄,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好好利用。
这种事情陆一鸣不一定要亲自动手,他可以把这个消息告诉李才军,或者说李才军早就听说过这件事情,毕竟李才军可是管控舆论的,总之这件事情对他是有利的。
杨德海没有多少精力找陆一鸣麻烦,可郭仕林却一直在盯着他,其他工作陆一鸣都能顺利的推进,只是引进企业这件事情,郭仕林看不到什么成效,并且还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郭仕林几乎是逢会就点陆一鸣的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