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三产 (第2/2页)
何雨柱就把跟何雨鑫说的内容复述了一遍,然后又补充了几点:“货运、联系农场和建设兵团帮他们销售、三方合资在农场和建设兵团开厂等等。”
伍千里越记受到的震撼越大,他觉得后勤那帮家伙就是吃干饭的,光想着学别人,却没想自己内部就有这么多资源可以合理利用。当然他最关心的是部队战斗力和以后部队装备的升级,何雨柱这么做等于给了一把梯子。
“柱子,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你都能想到,要不是知道你就在香江,我还以为你这些年在国内待着呢,还所有地方都跑个遍。”
“我自己不跑,我让人搜集商业信息不行啊,你以为这些都是我想的,这些都是这两年雨鑫他们各地跑出来的经验。”
“哦哦!”
“那你觉得你说的那些能干成么?还有这些应该要花不少钱吧,你要知道我们没钱。”
“只要你们选对路,钱不是问题。”
“还真是大资本家,财大气粗啊。”伍千里道。
“你再说那个词我就跟你急眼。”何雨柱没好气道。
“哈哈哈哈,不说,不说,你是地主老财行了吧。”
“下次见面我要跟你切磋一下格斗。”
“别,你饶了我这老胳膊老腿吧,你以为谁都跟你一样还能跟年轻小伙子过过手。”伍千里道。
“哼。”
“我不说了行了吧,你这个我整理一下,然后跟老熊、老余、万里他们商量一下,你也知道军中的情况.”
“我懂,所以让你找对人,用不用我给你指个路?”
“不用,不用你,我怕你给我指沟里去。”伍千里忙道。
“那你跟后勤打个招呼,我让雨鑫他们先回特区,你们这边有结果了再过去。”
“行,我去说一下。”
接到何雨柱从香江打来的电话后,何雨鑫和许大茂依言暂缓了与后勤部的全面合作谈判,然后回了特区。
几天后,伍千里那边传来消息:情况比预想的复杂,内部意见分歧不小,短期内难以达成统一。
伍千里道:“柱子,我们几个商量过了,既然选了你们就别推辞了,不妨先挑一两项争议小、见效快的项目试着合作,以后就算有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行,我让雨鑫他们再跑一趟花城。”
“嗯,这次我会让人跟着的。”
何雨鑫和许大茂再临花城,还是在后勤大楼的会议室。
赵首长听完何雨鑫的转述,觉得离预期差太多了,脸上难掩失望:“理解,完全理解!大项目牵涉广,慎重点是应该的。那依两位看,我们先从哪方面入手比较合适?”
许大茂接过话头:“赵首长,我们研究了一下,觉得有三个方面可以优先考虑。一是运输,咱们这边有车队、有铁路专用线,我们集团有大量货物需要南来北往;二是饲料加工,咱们军区不是自己也有农场和养殖场吗?我们可以合作建厂,产品除了自用,还能外销;三是服务业,比如在城里合适的位置合开一家上档次的酒楼,咱们出管理、出品牌,你们出地方、出人手,利润共享。”
赵首长边听边点头,尤其是听到“酒楼”时,眼睛亮了一下:“酒楼好,这个好!我们往来的招待也不少,招待所有点拿不出手,对外营业也能创收。运输和饲料也没问题,不过是不是这个利润方面有点少?”
“看来赵首长是不了解这些,那我就简单说一下。”何雨鑫拿出准备好的资料讲解起来,并报出了大致的毛利率。
“这,这么高?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门道,干了,这几个项目我们干了。”
“那规模呢?”何雨鑫道。
“当然是越大越好,我们有地,有工程兵,厂房这些完全不用担心,主要还是你们那边的设备。”
“那我清楚了,你看细节是现在谈还是先带我们去看看?”
“当然要先看看了,这样你们心里也有数,不然光凭我们说你们肯定没信心。”赵首长道。
“那好,我们也趁这个机会多了解了解子弟兵。”何雨鑫道。
“多了解了解,你们肯定会喜欢上他们的。”赵首长脸色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失望,满是期待。
接下来一个周,何雨鑫和许大茂在花城周边考察(涉密区域除外)。跑完一圈后开始细节磋商,何雨柱派来的团队也抵达花城,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
运输业务的主干是设备和电器的运输,涵盖陆运与空运;铁路运输则以农产品和饲料为主。经评估,饲料厂规模定在年产五万吨——这相当于当时其他地方一个省的产量。部队要求减少自动化生产线,多用人工,以解决部队家属就业,因此工厂需容纳上千名工人。
至于酒楼项目,选址在市中心一栋部队闲置的三层小楼,位置比白天鹅还好,占地也广。最终决定拆掉重建,盖一座三十层的酒店——本可盖得更高,因赵首长担心太惹眼而作罢。
随后双方再次谈判,利润分成成为焦点。赵首长希望拿到更高比例,认为部队提供了土地和人力等核心资源。
何雨鑫态度坚决:“赵首长,我们投入的是核心技术、管理团队、市场渠道和品牌信誉,这些才是项目盈利的关键。运输的车队管理和调度系统、饲料厂的配方和工艺、酒店的管理标准和客源,哪一样都不是光有地和人力就能解决的。我们提出的分成比例是基于市场规则和巨大前期投入计算的,非常合理。”
许大茂在一旁补充:“而且,我们承诺优先录用部队家属和退伍兵,并进行系统培训,这本身就是在为部队分担压力。从长远看,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比单纯多拿几个点的利润更有价值。”
经过几轮磋商,最终达成协议:运输公司和饲料厂,黄河集团占股60%,军区占股40%;酒店项目,黄河集团占股55%,军区占股45%。所有项目独立核算,管理层由黄河主导,军区派驻财务和监督人员。
合作协议的最终文本确定后,签字仪式安排在军区招待所的会议室。赵首长代表军区,何雨鑫代表黄河集团,分别在协议上签字。
交换文本时,赵首长用力握住何雨鑫的手,笑意中带着如释重负:“何总,合作愉快!这可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一定要搞出个样板来!”
“一定,赵首长,互利共赢。”何雨鑫微笑回应。
当晚,军区设下宴席,气氛轻松了许多。酒过三巡,赵首长拉着何雨鑫低声说:“不瞒你说,压力大啊。这么多眼睛看着,等着看成果,也等着挑毛病。这几个项目可得帮我们做好了。”
“您放心,我们是做实事的。”何雨鑫给他吃了颗定心丸。
接下来的日子,何雨鑫和许大茂分头忙碌:许大茂主要负责协调运输车队和饲料厂的前期筹备;何雨鑫则从四九城调来君悦的建筑设计方案,与基建团一起勘测地块,商讨酒店的设计细节。
运输车队那边许大茂看过以后直接傻眼,那些车老的掉渣,根本跑不了长途货运,就想暂停这个项目。
结果赵首长找到何雨鑫:“何总,咱们那运输公司,你们黄河能不能先赊一些车给我们,实际情况你也知道,汽车团车况好的卡车实在没几辆,大部分都超期服役,跑长途实在够呛。眼看着许总就要把业务停了,你看.”
“赵首长,这可不是小数量,许总那边估算了一下,初期至少需要两百辆新的五吨柴油卡车才能把摊子支应起来。”
“我知道,我知道,这不是来求助来了。”
何雨鑫皱起了眉头。
赵首长一看忙道:“没有二百两一百辆也行,让我们先把摊子支起来。”
“赵首长你看这样行不,这车也算我们投姿,不过这占股就不能这么算了。”
赵首长摇摇头:“占股不能变了,不过这利润分成,前期我们可以不要,当做还车款了,你看行不行。”
“光运输公司,你们这车款怕是要还好多年啊。”
“那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军区在花城、特区还有几处闲置的地皮,位置还行,就是一直没开发。你们看看,能不能用这个抵一部分?”赵首长道。
何雨鑫想了想道:“地皮的事,我们需要评估一下价值和位置。这样,赵首长,您先把地块的资料拿给我们看看。卡车,我先向集团申请,尽量协调一批过来,保证咱们的运输公司先运转起来。”
“太好了!何总,真是解了燃眉之急!”赵首长重重松了口气,这几个项目只有运输公司能最快见到钱,他能不急么。
几天后,部队方面提供了几处地块的详细资料。
何雨鑫和团队仔细研究,又派人去实地查勘,发现其中两块位于花城未来规划的新区边缘,面积不小;另有一块在特区靠近蛇口的方向,虽然当时看来稍偏,但发展潜力巨大。
何雨鑫给何雨柱去了电话,详细汇报了情况和地块价值。
何雨柱在电话那头笑了:“告诉他们,地我们要了。卡车按他们要求的数量给,以后的利润分成,头三年他们少拿三成,其他的就算是我们黄河支持部队建设了。但是地皮的手续必须尽快办妥。”
再次谈的时候,何雨鑫说了条件,赵首长一听,几乎不敢相信:“这,何总,这怎么好意思!这支持力度太大了!”
“我哥说了,军民一家亲嘛,以后合作的日子还长着呢。””何雨鑫笑道。
事情就此敲定。
黄河集团迅速调拨了二百辆崭新的黄河磐石柴油卡车交付部队。
看着停车场里排得整整齐齐的新车,汽车团乐疯了。
相应的,几份土地转让协议也很快签署并办理了手续。
黄河集团几乎没动用现金,就用这批物资换来了在未来极具价值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