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维校的三好学生 > 第244章 战后的涟漪

第244章 战后的涟漪

  第244章 战后的涟漪 (第1/2页)
  
  统正历6年1月,内是震浩等人劝进;外是宣冲在盟誓中逼迫赵诚供奉大爻为正朔。赵诚被迫上位,接受大爻封爵为赵公。
  
  赵诚原本的“代昊”流程,是对浱取得一场小胜后再进行。
  
  也就是说,当其他各路兵马溃败,赵诚只要在自己还是“昊臣”的位置上,表现出能拿下胜利的能耐。他就能在接下来的篡昊中掌握主动。
  
  但是这一战,赵诚没有从宣冲手下拿到任何可以被堪称为“胜利”的战果。
  
  他现在被架着上位了。而他上位后,昊国内震浩等诸多世家推举的势力,也都纷纷预备“上进”。这一幕就如同三家分晋。
  
  如果“智伯”能够和齐国“田氏”一样通过胜利来巩固地位,就能直接代晋。但是他没有展现出相对于其他各家“质”级别的领袖为王,所以最后身死国崩,三家分晋。
  
  赵诚也是如此,现如今他没威望整合内部,一旦整合,那就是智伯的下场。
  
  除了玉华州三个州,其他地盘范围内,都只是他的军事盟友,只是服从军事命令,但粮草税赋都留着自用了。
  
  对于这些现在供奉赵诚为共主的小势力们来说,就是自己如果被打了,赵诚得出军事义务,但是要赵诚要是插手自己的人事和赋税,那可不行。
  
  另外赵诚为了合法性,自己的身份还得请大爻朝廷进行分封。而现在统正帝在武恒羽手上,而武恒羽是不可能如他所愿,所以眼下赵诚必须紧接着和武恒羽打一场。
  
  …系统:灭昊的作业已经完成…
  
  眼下天下诸地,曾经地方世家鸿儒们聚集的草庐,已经没有十年前那么兴盛了。因为此时除了浱国之外,天下都在纷乱中出现了天灾。
  
  郴州东南,此处最著名的草庐中,曾经的群贤现在变成了大猫小猫两三只。这不单单是粮食问题,还有秩序问题;随着各家各户的团练在乡里面,乡间争斗白热化。
  
  现如今,天下内凡是与浱国那儿交战过的州府内,都在抢一口粮食。
  
  过去乡里的大族是用道德镇压,遇到灾荒年间,强行将一些地方上浪子定义成了“祸害”;将一些寡妇定义为有损门楣,然后让其饿死。
  
  在现在不一样,团练长官们闯入家中,将粮食收拢起来再分配,过去世家中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老们被挨了一巴掌后,只能让其肆意妄为。
  
  浪子们纷纷参加团练成为兵痞,寡妇们也都毫无廉耻,投奔有能耐的人,浪荡地出卖姿色而活。
  
  话语权,已经从“道德掌舵手”转移到了“刀把子”这边了。在这种转化过程中。由于“欲望可以肆无忌惮”,整个大爻内所有秩序开始崩坏。
  
  道德固然是虚伪的,但是供养出这样“虚伪”的前提,是大家都想老老实实种田生产,需要一个名义上公正的存在进行裁决。
  
  现在大家都握着刀把子,恒产恒心不再,用乡里人的话来说:“民风不再淳朴,百姓入山为匪“。
  
  具体来说,由于参战的各个州最顶层武力被宣冲打光了,而宣冲没有取这些地方,权力出现了真空。
  
  这些地区现在变成了团练集团说话声音最大的地方。由于缺乏一个最高震慑力压住秩序,地方相互掠夺导致农田开始荒芜。
  
  民众是不敢种植那些控制不住的地盘,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田种完了也会被抢掠,倒不如把田荒着,好歹还能抓一些虫子,吃一些草根。至于更恶劣的情况,甚至一些乡里的大族都不敢垦拓了,因为耕牛出来就会被抢掠。
  
  在华州,不少百姓看着珈河南岸的那些夏州军垦的土地,默默羡慕;匪徒们可从来不敢越过珈河,因为一旦敢越界,夏州的兵团就会杀过来,动辄就是“事发地点,方圆五十里民众,全部迁徙到南疆”
  
  草庐中尚存的几个谋士们凄惨的谈论着现在螺旋下降的局势。
  
  士子1:“我们都看错了这浱国!”
  
  士子2:“难不成,兄台是想要去?”
  
  士子1:“我?故土难离啊。”
  
  注: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了也没位置了。宣冲的人才选拔模式,这帮士子们都了解过,是一个无情无义的筛选机器。想要效仿士人投奔明主的模式,宣冲身边甚至连引荐路线的名额都没有。
  
  只有春秋两次大考,才能可以进入宣冲的面试环节,至于这些贤士们,还指望有人来礼贤下士地拜访他们。
  
  就在草庐中遗老遗少们开始感慨时,草庐外传来嘈杂的声音,仆从们发出阻止之声:“你们不能这样,我们是x家的人!”
  
  大兵:“将军府征召,尔等必须应征!”
  
  于是乎,一伙粗鄙大汉们闯进来。为首的一脚掀翻了茶桌,用刀把子架在这些士子肩膀上。然后抱拳邀请士子来做官。
  
  士子气得发颤:“你们是土匪嘛?就这么绑人?”
  
  哪知道兵卒们哈哈大笑:“书生,算你猜得对,咱们以前就是二龙山的好汉,现在承蒙大将军恩惠,下山吃皇粮了!”
  
  士子们被锁拿住,仍然不忘碎碎念:“这和‘焚竹的暴浱’有何异?”
  
  然而一旁同样被征召而来地某位“百姓”则是嘲讽这些少爷们:“浱国那儿能吃得上饭,尔等的太平天下,除了驱赶我等为你们砍柴、缫丝、种田、养尔等道德气之外,还有什么用!”
  
  在郴州说出这一番话,显然不是“一般百姓”,而是从浱国回来的士子;只是回来后为浱国说话,被开除了士籍。
  
  天下是螺旋发展的,当整个天下发现,被世家子弟们集体反对的浱国并没有亡国之相,反而打赢了立国之战。
  
  众多豪杰们得出结论,无需世家支持,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所以呢,在当下的世道中,也就有强人们开始学模学样,小到手握几百号人的草头王,大到震浩等掌握重兵的势力,都在思考:“要不要听世家们讲道理?还是说,咱也可以直接用刀剑迫使世家们为自己讲道理?”
  
  …新旧交替会产生混乱,因为部分效仿者看不懂新词,只知“他行我就行”…
  
  宣冲对整个天下产生了冲击,但是众多莽夫们只学了皮毛,浱国不靠世家,是宣冲做了几十年的调查和实践,摸透了世家们的两条腿,一:乡野经济,二:吏制人事。
  
  宣冲是找到两条新的腿后并且接上,才把老爷们这两条腿给锯了。
  
  1:用片商替代了世家们在地方上的经济控制;2:吏制靠着军功爵位的保甲们,将律法意志贯彻下来。(没有这两个先决条件,就是显道人的结局。)
  
  赵替昊的过程中,别说草头王了,就连那些正经兵家们也搞不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万变之主最喜欢这种无知却敢大胆尝试的聪明人。)
  
  当一批批大兵到了地方上,把世家的庄园们夺走,奴婢,财产充没后,到底该怎么分配?
  
  赵诚返回后看到一系列乱象,默然无语!不禁怀念自己穿越前的主公。“封闭府库,女子财货无所动”此时此刻,能做到的绝少!
  
  随着兵祸开始穿插到乡中大户,而不再局限于那些小门小支中;各个大族中再也开不起来诗会了,取而代之是结寨自保。
  
  而自保,又导致农田集中在了自保的区域内,而原本太平年间被开垦出的土地,现在无险可守而撂荒。而撂荒,就又导致了粮食不够吃,人口下降。
  
  要知道,这些世家之前能够维持主宗的繁华,并不是靠着主宗附近的田亩。
  
  …混乱度逐渐上升…
  
  河西的某处山丘脚下,震浩正在一个大坑边,在坑道中都被送入了一个个“尸”,不,这不是尸体,而是被切割部分器官,还在蠕动的人体。
  
  自从归来后,震浩已经迷恋这种献祭获得的赐福。这是从赵山河身上搜到的法门。
  
  通过献祭,他能够了解自己麾下州府中,那些各色各样人物们在想什么(蓝);能够让所在地外面的农田可以每个月都丰收(绿)‘能够让身边美女佳肴变得更加美味(紫色);能够让效忠于自己的军士们维持忠诚勇敢(红)
  
  值得一提的是,震浩现在通过赐福,是知晓他身旁的桧材是来自西边的人;但是他没有惩戒这种不忠诚,因为“桧材”从浱国那儿得到的讯息,是要帮他震浩办事,把该地世家大族们稳定起来。
  
  震浩也清楚,现在浱国不想再动干戈,出于权力稳定,他默许桧材在麾下。当然他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腐化,只是他的所有腐化都失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