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赵大牛 (第2/2页)
“愿意!我愿意!”赵大牛激动得浑身直哆嗦,差点就要跪下去磕头,被一旁同样眼泪汪汪的妇人死死拉住了。
两人眼里都涌出了大颗大颗的泪珠。这简直是绝处逢生,在黑暗中突然看到了光!
“楚大夫!您就是活菩萨!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我赵大牛这条命,以后就是您的了!”赵大牛的声音哽咽着,充满了说不尽的感激。
“好,好。”楚天青连忙扶住他。
“您先别激动。赵师傅,您在长安厨行干了这么多年,可还认识些手艺好、人也实在,现在正好闲着,或者愿意来我这医馆帮忙的厨子?毕竟医馆几十号人的饭,光靠您一个人,怕是忙不过来。”
“有!有!”
赵大牛连连点头,一下子像找到了主心骨,精神都振作了几分。
“有几个老兄弟,都是实在人,手艺也不赖!有的......也是因为身上有点小毛病,或者年纪稍大了点,被酒楼辞了,正愁没地方去呢!小人能把他们叫来!”
“那太好了!”
楚天青满意地点点头。
“不过,百闻不如一见。赵师傅,您看这样行不行?今天的午饭,就请您在这小院的灶房里露一手,让我们也尝尝昔日长安第一楼掌勺师傅的手艺,如何?厨房里食材都是现成的。”
“没问题!楚大夫您稍坐,小人这就去!”
赵大牛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连身上那钻心的痒痛好像都轻了不少。他精神抖擞地应下,跟着带路的下人快步朝灶房走去。
那妇人见了,也擦干眼泪,破涕为笑,赶紧跟上去帮忙打下手。
灶房里很快就响起了熟悉的锅碗瓢盆声。
虽然手臂关节还是疼,动作有点僵硬,但那份久违的专注和属于大厨的沉稳劲儿,又回到了赵大牛身上。
他忍着不舒服,靠着多年练就的扎实功底和对火候、味道的精准把握,在妇人的帮忙下,麻利地忙活起来。
没过多久,几样看起来家常、但处处透着功夫的饭菜就热气腾腾地端上了院中的石桌。
赵大牛指着菜,一一介绍:
“楚大夫,这第一道是醋芹拌羊肉。羊肉切成薄片,开水里快速烫熟,又嫩又鲜。新鲜的芹菜也焯水,翠绿爽脆。两样拌一起,浇上陈醋、清酱、捣好的蒜泥,再淋点胡麻油,最后撒一小撮细盐。酸香开胃,就是......”
赵大牛略带遗憾地说,“可惜不是羊腿肉,不然口感会更弹嫩些。”
楚天青听了,忍不住笑了笑,感觉像在参加美食品鉴会。
他夹起一筷子尝了尝。醋的酸爽恰到好处地激发出羊肉的鲜味,又巧妙地平衡了芹菜的青气,蒜香和胡麻油的香气点缀其中,确实很开胃。
虽然比不上后世调味丰富,但在唐朝,这绝对是他吃过相当不错的凉拌菜了。
见楚天青微微点头,赵大牛又介绍第二盘。
“这是韭菜鸡蛋饼。鲜韭菜切碎,打上新鲜鸡蛋,加点盐和清水调成糊。在烧热的铛里用一点点油煎成两面金黄,薄薄的,外皮焦脆,里面软嫩。”
楚天青凑近闻了闻,浓郁的韭菜辛香混合着鸡蛋的焦香扑鼻而来,勾得人食欲大动。
他夹起一块咬下去,外皮酥脆,内里软嫩,韭菜的鲜甜和鸡蛋的醇香完美融合,虽然是简单的食材,但火候和咸淡都拿捏得极好。
“这第三道是葵菜羹。”
赵大牛继续介绍。
“选嫩葵菜叶细细切碎,加点粟米一块儿煮成羹。只放了点盐,就为了突出葵菜那股子清甜和滑溜溜的口感。”
楚天青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羹体顺滑细腻,葵菜特有的清甜味道非常突出,带着一点植物自然的鲜味,粟米粒增加了口感和谷物的香气。
确实如赵大牛所说,简单调味却凸显了食材本味,清爽不腻。
最后的主食是蒸粟米饭,虽然是普通的粟米。但饭粒蒸得颗颗分明,泛着温润的光泽,散发着谷物最朴实的清香。
楚天青依次尝过这几样饭菜后,脸上露出了由衷的赞叹。他放下筷子,对赵大牛竖起了大拇指。
“赵师傅,好手艺!真是名不虚传!”
楚天青语气真诚地夸赞道。
“把最平常的食材都做出了不平常的味道,清爽可口,又不失滋味,正适合咱们医馆日常的饭食。看来我真是捡到宝了!天香楼掌勺的功夫,果然不是吹的!这几十号人的伙食交给您,我一百个放心!”
......